我国将推营养5年规划应对贫血、营养过剩等问题
近年来,关于铁强化安全性的热议激发了社会对营养问题的广泛关注。针对这一背景,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肩负提出中国首个营养标准的五年规划使命,为2011年至2015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特别是为营养干预提供理论支撑。
据卫生部透露,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整体营养水平偏低,民众在饮食观念上还存在诸多误区。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的问题在一些地区和特定人群中依然严峻。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儿童、孕妇、乳母及老年人的缺铁问题仍然突出,严重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妇女和老年人的健康。据近年来的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缺铁性贫血在贫困地区的儿童青少年中占比高达10%至30%,维生素A缺乏的情况也较为严重。而在城市及快速发展地区,由于能量等营养素摄入过多,加上体力活动的减少,营养过剩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困扰城市人群的主要营养问题。超重肥胖正逐渐成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健康隐患;成年人面临的血脂异常等问题也呈大幅上升趋势,将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面对这些严峻的营养问题,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营养问题包括:贫困地区的贫血及维生素A缺乏、城市及快速发展地区的营养过剩问题,以及提高全民的营养意识和营养知识水平。
为应对这些挑战,卫生部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正积极组织专家研究,致力于建立营养标准体系框架。制定营养标准的五年发展计划和2011年营养标准制修订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该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杨晓光表示,随着营养标准的制定,如何诊断营养是否缺乏、食品营养如何检测等问题将有更为明确的依据。这标志着我国在提高居民营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营养标准的逐步实施和全民营养意识的提高,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将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的健康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