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 糖尿病在我国
一、流行病学数据揭示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状况令人关注。2025年的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飙升至2.23亿,患病率高达13.67%,相当于每7至8人中就有1人患病。一些统计更是显示总人数可能已达2.33亿,并且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在全球范围内,我国糖尿病患者占比高达25%,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更是高达23.7%。
二、防控挑战重重
尽管疫情严峻,但防控挑战也不容忽视。最大的挑战之一是患者的知晓率较低,仅有36.5%-36.7%的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近半数的患者尚未确诊。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高发,高体重指数(BMI)和不良饮食习惯成为糖尿病的主要诱因。令人担忧的是,约35.2%的人群正处于糖尿病前期。
三、防治进展积极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在糖尿病防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政策层面,国家推出了《糖尿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旨在到2030年实现基层规范管理率70%,并实施了分级诊疗和医疗费用减免新政。在技术创新方面,2025年推出的微创代谢重塑技术使得87.3%的患者的血糖状况显著改善。"七师共管"模式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提升了糖尿病的管理效果。全国已有10家医疗机构成立了糖尿病逆转与医学减重联盟,推动治疗流程的标准化。
四、典型干预措施展示
为了有效防控糖尿病,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其中包括在社区医院进行免费筛查,重点监测空腹血糖异常人群。我们强调生活方式的干预,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运动,特别是在糖尿病前期,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降低61%的发病风险。对于高危人群,我们采用药物干预,如二甲双胍和GLP-1受体激动剂等。这些措施旨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应对糖尿病的挑战,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