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妇女糖尿病治疗原则
针对个体化血糖控制目标,我们首先要确保血糖水平在合理范围内。对于空腹血糖,建议维持在6.1-7.5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也应控制在7.0%-8.0%。这样的目标既能够控制血糖,又避免了因过度严格导致的低血糖风险。对于餐后血糖的管理尤为重要,它与我们的饮食习惯息息相关。
在生活方式干预方面,饮食管理至关重要。推荐采用低脂、低糖、低盐的饮食方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每日蔬菜量应超过500g。进食的顺序也有讲究,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其中主食的三分之一以上应为全谷物或杂豆。
运动也是治疗的一部分。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的运动,最佳的运动时间是在餐后1-1.5小时。每周应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并加上2次力量训练。
在药物选择方面,我们应优先选用低血糖风险较低的药物,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以及格列奈类药物。需要谨慎使用长效磺脲类、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以及二甲双胍,特别是在存在某些健康隐患如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
综合管理同样重要。我们需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包括空腹、餐后2小时及睡前的血糖水平。心理支持也不容忽视,要缓解焦虑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定期进行并发症的筛查也是必不可少的,如视力、肾功能及心血管状况的检查。
还有一些特殊注意事项需要牢记。合并用药时需谨慎,注意其他药物如降压药、利尿剂等对血糖的影响。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也很重要,睡前血糖不宜低于5.6mmol/L。我们的治疗方案需要定期评估和调整,建议每3个月复查一次。
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血糖,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科学的药物选择以及综合管理和特殊注意事项的遵循,将为我们构建健康的未来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