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冬升把徐若晗赶出片场
事件背景重现
在一档备受瞩目的节目中,青年演员徐若晗主动请缨,承担了“光替”这一角色。所谓“光替”,就是在拍摄过程中,按照导演的要求站在特定位置,为灯光效果提供参考,并不需要展示演技或个人发挥。这次看似简单的角色替换,却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初次担任光替的徐若晗,或许是出于对工作的认真负责,接连提出疑问:“我在替谁?”“是否需要戴斗笠?”等细节问题。而著名导演尔冬升则坚持光替的职责是服从导演组的安排,无需过多过问。双方的观念差异导致了潜在的冲突。
冲突逐渐激化
沟通的不顺畅使得徐若晗倍感委屈。在未能得到明确指令后,她竟然在片场情绪失控,现场落泪并选择离开。这一举动使得原本井然有序的剧组临时找不到光替人员,拍摄进度受到了一定影响。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尔冬升导演显然有些不满。他认为一个演员的情绪不应该影响到整个拍摄计划,并质问道:“你哭就代表你是对的吗?”最终,他三次下令让其离开片场。
双方立场明确
徐若晗在事后表示,她并非故意捣乱,而是对自己的工作非常看重,但在这次的角色中缺乏明确的指导,习惯了主角身份的她难以适应边缘角色。而尔冬升则坚称,一个专业的演员应该服从导演的安排,无论角色大小,光替同样需要遵守片场的规则和纪律。
舆论风波四起
这一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发酵,引发了广泛的讨论。部分网友认为徐若晗过于“矫情”,作为行业新人应该接受各种角色的磨练。也有观点认为尔冬升作为资深导演,在面对新人时应该展现出更多的耐心和指导。
后续影响及反思
此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片场风波,它引发了人们对于内地娱乐圈“作精现象”的思考。与此人们也开始对比香港影视圈中强调的服从性文化。事后,徐若晗通过社交媒体发文感谢教导,并表示会改进自己的专业态度。这一事件也为整个娱乐圈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思考和反省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