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谈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近期,北大教授李玲针对中国老百姓面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揭示了当前医疗体系存在的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方向。
一、现状与矛盾
李玲教授指出,中国年医疗费用高达9万亿元,但医保报销比例仅约半数,患者仍需承担沉重的医疗费用负担。更令人忧虑的是,医疗费用增速全球领先,远超居民收入增长,门诊和住院费用在短短十年内翻倍。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服务能力薄弱,导致“小病不愿在基层治,大病却无力医治”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问题根源
李玲教授深入分析了问题的根源。医院的激励机制扭曲,过于依赖药品和检查收入,形成了“以药养医”的模式,导致资源浪费和费用虚高。民生领域的过度市场化使得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商业化,进一步加重了民众的负担。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医疗需求迅速增长,现有医疗体系面临巨大压力。
三、解决路径
针对上述问题,李玲教授提出了以下解决路径。医保改革是关键,应提高真实报销比例,扩大覆盖范围,并严格控制目录外的费用。加强基层医疗建设,推广分级诊疗,缓解三甲医院的压力。应打击过度医疗,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引导医院从“创收”转向“控费”。利用AI、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提升医疗效率,降低服务成本。
李玲教授强调,要解决当前医疗问题,必须进行系统性改革,平衡调控与市场作用的关系。她警告说,我们不能让医疗体系陷入“美国病”的困境,即医疗费用高昂且难以承受,医疗服务却得不到有效保障。
李玲教授的见解深刻而具有前瞻性。她提出的解决方案不仅涵盖了医疗体系的各个方面,也充分考虑了市场化、技术赋能等因素。她的呼吁是对当前医疗体系的一次深刻反思,也为未来的医疗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