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密注浆 压密注浆压力规范要求
一、压力控制范围
在常规土层中,注浆压力被精细地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通常是0.5-2.0MPa。这一压力范围的设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土层的性质进行灵活调整。例如,砂土层的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5-1.0MPa,而粘性土层的压力需求则稍高,为1.0-2.0MPa。对于回填土和软弱地层,压力控制更为关键,前者适宜的压力范围是0.2-0.4MPa(当水灰比为1:1.5时),后者则控制在0.1-0.5MPa。
而在特殊工况下,压力控制更为严格。如在隧道高压注浆中,深层岩溶区的终压可能高达7.5MPa,而在每百米的距离中,压力可能会增加1.5-2.5MPa。在坑底加固中,压力控制在0.3-0.5MPa,同时需要特别注意水泥浆液的水灰比,维持在0.6-0.8之间。
二、压力控制原则
压力控制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动态调整,初始压力设定为静水压力的0.5-1.0倍,随着浆液的浓度递增,压力也要相应调整。其次是分层控制,采用压力梯度法,根据岩土性质设定不同的压力。最重要的是避免超压,以防止浆液流失或土体破坏。
三、配套工艺要求
注浆过程不仅需要精确控制压力,还需要遵循一定的工艺要求。注浆顺序方面,回填土采用外围向内、隔孔跳打的方式(孔距1.0-1.5m);在软弱地层中,则采用梅花形布置(孔距1-3m)。材料选择上,需使用标号不低于42.5级的水泥,水灰比则控制在0.5-1.5之间。设备方面,优先选用液压注浆泵,以保证压力的稳定性。流量控制也很重要,对于回填土,流量应控制在7-10L/min。
四、质量验收标准
工程的质量通过严格的验收标准来保证。孔位偏差必须小于或等于50mm,垂直度偏差更是需要严格控制在1%以内。注浆完成后,需要等待28天进行堆载测试,确保承载力特征值达到80kPa以上。终压必须通过回降试验来验证其密实度,以确保工程质量的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