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虽好 须小心避免皮肤感染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现代科技的便捷与注意事项
糖尿病,这一慢性全身进行性内分泌代谢疾病,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将导致多种组织器官代谢异常,从而引发可怕的并发症。如今,胰岛素泵作为最现代化、最便捷的注射方式,能够自动定时定量地注射胰岛素,较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那么,胰岛素泵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胰岛素泵,俗称"人工",大小形状如同BP机,通过一条软管与人体相连,持续向体内输注胰岛素。它模拟健康分泌胰岛素的生理模式,内装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显示屏及按钮,用于设置程序。通过微型马达驱动的螺旋推杆,精确地将胰岛素从储药器推入皮下。
胰岛素泵由几部分组成:微型计算机控制的电子信息板、微型马达驱动的螺旋推杆等。其中,电子信息板储存着各种必要信息,如时间、基础胰岛素剂量、进餐时的胰岛素剂量等,还有自动安全检查功能、胰岛素输注异常时的自动报警功能等。
使用胰岛素泵并非一劳永逸,使用过程中的皮肤感染问题也需引起注意。一些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泵后,虽然血糖控制得好,但注射部位的感染却令人头疼。实际上,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注射过程的无菌操作是关键。
在使用胰岛素泵前,患者应洗澡、更换衣服,并彻底清洗双手。在注射过程中,要避免触摸或接触针头和输注导管接头,认真消毒输注部位的皮肤,并选择对皮肤刺激性小的消毒剂。每次更换输注部位时,原部位可外用抗菌药膏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患者还应每天检查输注部位至少两次,查看是否有红肿、出血或针头套管脱出。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更换储液管、输注装置及输注部位。患有皮肤病的患者也需在治愈后才能使用胰岛素泵。
胰岛素泵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现代化的便捷,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注意细节,确保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