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吃主食可致饥饿性酮症 糖友一定要吃这些主食
在许多人心中,糖尿病的“控制饮食”就是简单的控制食欲或减少主食的摄入。这种做法是否真的能带来健康的改变呢?对于许多糖尿病患者来说,他们往往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不吃主食,只吃肉菜或牛奶就能降低血糖。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引发更多的健康问题。
长期不吃主食,特别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严重不足,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人体的大脑最直接的营养来源就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可能会导致反应力下降、情绪问题以及睡眠状况受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缺少碳水化合物还可能引发“饥饿性酮症”。当身体长时间处于能量不足的状态时,就会启动应急反应,分解体内脂肪以替代碳水化合物。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昏迷死亡,对于妊娠期的女性,还可能导致早产和死胎。
那么,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选择主食呢?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主食都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虽然不吃主食可能会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但也不能随意选择主食。在选择主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每个人的主食量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活动量来决定。多动起来的人可以多吃一点主食,而活动较少的人则应适当减少主食的摄入。每天的主食摄入量应在200至300克之间。如果一餐中摄入了如土豆、藕、南瓜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应相应减少主食量,以保持总量的平衡。在进食饺子、包子等带馅食物时,也要适当增加其他含碳水化合物食物的摄入。
糖友们应该粗细结合。粗粮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素,有助于降糖降脂。粗粮中的嘌呤含量也较高,摄入过多可能对肠道健康不利。应适当搭配细粮,做到粗细结合。这样不仅能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还能减轻体内嘌呤代谢异常,减少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发生,使人体处于一个更健康的状态。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控制饮食并非简单的减少主食摄入或只吃肉菜。合理选择主食,保持营养均衡,才是实现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