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出世 糖尿病的出处
一、早期记载与命名
1. 古埃及与希腊的足迹
早在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的莎草纸文献已经记录了一种被称为“多尿症”的症状,详细描述了患者饮水量与尿量之间的不平衡现象。而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的医者首次用“Diabetes”这个词汇来命名,用来描述尿频以及伴随的口渴症状。这一命名至今仍在医学领域使用。
2. 中国医学的宝贵贡献
中国的传统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源远流长。《黄帝内经》(约公元前几年成书)中就已提到与“消渴”相关的病症,并且注意到食物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多食甘美、肥胖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到了唐代,王焘在《外台秘要》中详细记载了他父亲的治疗经验,这一成果甚至比阿拉伯医学早了200年。
二、科学认知的飞跃
胰岛素的发现
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更深入地研究糖尿病背后的机制。在19世纪末期,德国科学家注意到摘除某些器官的狗出现了糖尿病的症状,这第一次明确了一个器官与糖尿病之间的关联。直到1921年,胰岛素的成功分离为现代糖尿病治疗奠定了基础。从那时起,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进入了新的篇章。
三、传统医学与现代定义的融合
在西方国家,糖尿病通常被称为“Diabetes Mellitus”(DM),强调的是尿中含糖的现象。而在中医中,“消渴”这一概念则涵盖了多饮、多尿和消瘦这三个主要症状。随着医学的进步,现代医学对糖尿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其分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缺乏)和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或分泌不足),并指出遗传、生活方式如肥胖等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
四、全球糖尿病现状及其挑战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2025年的数据,全球约有5.89亿成人患有糖尿病,其中令人震惊的是,有2.52亿人尚未确诊。这一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正在迅速蔓延,引发了人们对预防、治疗和管理的关注。令人振奋的是,中国的学者们在早期强化降糖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全球的糖尿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回望历史,从对糖尿病的早期观察到现代分子机制的研究,这一历程反映了医学的进步和不断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