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控制血糖预防胃病
近年来,医学界逐渐关注到一个令人忧虑的现象: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肠疾病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这一发现背后的原因揭示了血糖对胃肠道排空及肠道运动的重要影响。对于糖尿病性胃病患者来说,控制血糖是首要任务。
研究表明,当血糖浓度高居不下时,糖尿病患者胃肠的某些神经和肌肉会发生功能障碍。这不仅会导致胃动力异常,还会引发胃排空紊乱,表现为胃疼、便秘等一系列症状。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令人瞩目的是,血糖与胃病症状之间呈正比关系。当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或显著波动时,胃病症状就会更加明显。
对于这些患者,饮食疗法是重中之重。少量多餐是一个有效的策略,适当的加餐可以刺激胃神经肌肉排空活动,减轻症状,并促进营养成分在胃肠道的吸收。在食物选择上,应减少不易消化的高脂肪、高纤维食物的摄入,以防它们减慢胃排空速度,加重症状。相反,应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具有护胃降糖作用的营养品,如蜂胶、沙棘果油等。
除此之外,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适当服用促进胃排空的药物以改善症状。高血糖不仅会减慢糖尿病患者的胃排空,还会导致胃电节律紊乱。高达66%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迷走神经结构异常,这进一步影响了胃液的分泌、排空以及肠蠕动。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消化功能减弱和心理因素的影响,排便反射可能变得迟钝,再加上糖尿病引发的胃肠动力和分泌障碍,更容易发生排便困难。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血管破裂、心脏猝死等,也可能由排便费力引发。
老年糖尿病患者更应该重视便秘问题,早预防、早治疗。在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调节才能取得较好效果。饮食上要合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适量减少主食摄入,同时多喝水,以促进肠道蠕动、松软粪便。专家建议,老年人可养成每天早饭后20分钟定时排便的习惯,建立排便的条件反射。如厕时,应避免看书报、放松精神,以获得最佳的排便效果。通过这些措施,患者有望重拾健康的胃肠功能,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