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上出水疱、瘙痒就是脚气吗
脚气病,一个看似熟悉却常被误解的病症。当我们的双脚出现水泡和瘙痒时,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患上了脚气病呢?让我们一同揭开脚气病的神秘面纱,深入了解这一常见病症。
脚气病,又被称为脚癣,是一种由真菌引发的皮肤病。在气候温暖潮湿的香港,由于有利于真菌的生长,脚癣的发病率较高,因此又被称为“香港脚”。据统计,在广东和福建等沿海地区,脚癣的发病率高达50%,而在特殊工种中,如长时间穿着胶鞋的人群,患病率更是高达80%以上。
很多人对脚气病存在误解。足癣有多种类型,包括水泡型、间摩擦型和角化型等。在发病初期,水泡通常是主要的皮肤损伤,因此很多人一见到脚上有水泡并伴有瘙痒,就自行判断为脚气病,随意购买脚气药水或药膏。甚至一些医生也匆忙做出脚气病的诊断,导致病情恶化,难以行走。
实际上,除了脚癣外,脚上出现水泡、瘙痒等症状的皮肤病还有多种,如湿疹、汗疱疹、癣菌疹、接触性皮炎等。脚癣是由真菌感染导致,需要抗真菌治疗,而湿疹等皮肤病则是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引发,二者发病原因和机理完全不同,治疗方法也截然不同。如果用药不当,不仅无效,还可能适得其反,使症状加重,小病变大,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
那么,如何区分脚癣和湿疹等疾病呢?其实,每种皮肤病的皮肤损伤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就像每个人的面孔一样,很少有人完全相同。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或进行必要的检查,就可以完全区分。
脚癣由真菌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其皮肤损伤通常是单侧(即单脚),会在几天、几周或几个月后感染另一只脚。水泡主要出现在脚趾腹部和脚趾侧,最常见的是三到四个脚趾之间。脚癣的皮肤损伤有一个特点,即边界清晰,可以逐渐向外扩展。由于病情发展或抓挠,可能会出现侵蚀、渗出,甚至细菌感染、脓疱等。
治疗脚气病可根据皮肤损伤选择外部药物。例如,对于纯水泡,可涂抹复方芙蓉皮酊、达克宁、联苯唑霜等药物;如有轻微侵蚀,可先涂抹达克宁等霜,再加用复方芙蓉皮酊等剥离药物;如侵蚀明显、渗出较多,则应使用10%或3~4%硼酸溶液、0.1%雷夫诺尔、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若发生细菌感染导致脓疱,还需使用抗生素外用制剂。
相信你对脚气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无论如何,患有脚气病的朋友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以防传染。正确认识脚气病,合理治疗,才能早日摆脱这一病症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