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大约在六成的情况下,急性发作都可以找到明确的诱因。这些诱因五花八门,可能包括饮酒、感染、月经来临、饥饿状态,以及一些特定药物的摄入,如镇静、抗癫痫药、降糖药、磺胺药、灰黄霉素、女性激素和部分避孕药。甚至怀孕和分娩过程也可能触发其发作。
腹痛是患者们普遍的主要症状。这种发作性的绞痛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剧烈的,甚至让人难以忍受。疼痛可能局限于某一部位,也可能影响整个腹部,并辐射至背部、腰部或外生殖器。体检时,腹部通常没有明显的压痛,除了可能存在的轻微胀气和不适。发作的时间长度不一,可能是几个小时,几天或几周。同时可能伴随恶心、呕吐、顽固的便秘和腹胀。一些患者可能会有间歇性的轻微腹痛,而另一些患者在首次发作时情况可能极为危险,迅速恶化甚至导致死亡。
神经系统的症状则更为复杂多样。周围神经受累时,症状类似于周围神经炎,包括肢体神经痛、疼痛减退或麻木。这些症状在检查过程中很少消失。由于肌肉力量的减弱,还可能出现运动症状,如肌肉无力、手腕下垂、足下垂或四肢弛缓性瘫痪。还可能伴随严重的肌肉疼痛,尤其是小腿部位。受影响的肌肉群可能会萎缩,肌腱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但在缓解期可能会恢复。这些周围神经的累及可能是不对称的。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腹部、肋骨或膈肌瘫痪,进一步导致呼吸瘫痪或呼吸停止。上部运动神经元的瘫痪则较为少见。还可能涉及脑神经,出现眼肌瘫痪、视神经萎缩、面神经瘫痪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等独立神经症状,这可能与迷走神经病变有关。短期高血压也较为常见。
在精神方面,许多患者在急性发作前会出现精神紧张、易怒、情绪波动大等症状。甚至有些可能出现幻觉、狂躁不安、语无伦次等症状。这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有意夸大症状或脑电解质失衡。值得注意的是,患者的家族成员有时会发现尿液中含有过多的啉原,但可能从未出现过明显的症状,这种情况被称为隐性啉症。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绞痛、周围神经炎和神经精神症状。当尿液呈紫红色,且尿液啉胆原试验呈阳性时,诊断并不困难。对于间歇性和隐性病例,最可靠的诊断依据是通过色谱法确定尿液中的ALA以及啉胆原含量。
这是一个复杂且多样的病症,需要综合考虑各种症状和表现来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病症,并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