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医院也应抓师资质量
黄永良最近对《健康报》上关于医学生变坏的文章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他看来,医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变坏的现象,带教老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前一些教学医院的师资质量下滑,导致医学实践教育与学校理论教育之间存在断层,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黄永良指出,教学医院在选拔师资时,不能仅看重硬件设施和技术职称,更要注重医院带教老师的道德品行。一些带教老师由于不注重品德修养,其日常行为和医学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这种偏差会对医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医学生在面对这种现实时,会产生困惑:“现实生活怎么和学校老师教的不一样?”久而久之,这种影响会让他们逐渐走向错误的方向。
黄永良自己也曾是一名医学生,他的成长得益于良好的社会风气熏陶以及优秀老师的指导。他回忆起自己学医的经历,分享了自己曾经遇到的两位老师对自己的影响。一位老院长对他严格的教导让他明白了医学是科学,需要实事求是,不能凭想象诊断疾病。另一位带教老师用形象化语言为患者解释X线诊断报告,让他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作为医生,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能力,更需要良好的品德和医德。
黄永良强调,教学医院应该加强师资质量的把控,使医学实践教育与学校理论教育无缝对接。在选择教学医院和带教老师时,除了考虑医院的规模、等级、硬件设施和技术力量外,还应该注重院风院纪的纯正严格、带教老师学风的严谨、品行的端正以及与患者关系的和谐。教学医院还应该对带教老师进行动态考核,确保只有业务、思想品行合格的医疗骨干才能担任带教工作。
黄永良的见解深刻而具有启发性。他认为,只有从源头上解决师资质量问题,才能真正培养出品德优良的医学生,从而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我们必须重视教学医院的师资质量建设,确保医学实践教育与学校理论教育的无缝对接,为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