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做实验被炸颈动脉险被扎穿
这起在深圳某高校实验室发生的意外事件,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在时间的指针指向2022年6月7日的那一刻,博士生孙同学在进行实验收尾工作时,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玻璃瓶意外爆炸。这场事故导致他全身十余处受伤,伤口密集分布在面部和颈部,其中右侧颈部的伤口尤为严重,长达3厘米,颈动脉鞘被暴露在外,距离致命的颈动脉仅有0.2毫米之差。在紧急关头,实验室的同学们迅速采取了急救措施,为孙同学包扎伤口并止血,随后立即将其送往医院。
事故的细节令人心悸。孙同学的右侧下颌皮肤被炸出深洞,手指肌腱暴露在外。经过血管外科、耳鼻喉科及整形科联合手术,医生们历时数小时,成功取出全部玻璃碎片。经过紧张的手术和恢复过程,孙同学终于脱离了危险,幸运的是,他没有伤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经。
这起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实验室安全启示。在进行实验时,我们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长袖实验服和防割手套。特别是在操作易爆装置时,应使用面部防护罩,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意外风险。一旦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该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压迫伤口止血,并使用清洁敷料持续按压,保持伤者静止,避免移动导致出血加重。实验室管理规范也非常重要。处理强酸强碱等危险试剂时,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并在实验前检查玻璃器皿的完好性。
这起事件再次凸显了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与防护措施落实的重要性。目前,国内部分实验室已经强制推行“无防护不入场”制度,并配备了紧急洗眼器、防爆柜等设备。我们应该从这起事件中吸取教训,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进行。我们也应该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实验室安全设施的投入,为实验室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希望通过这起事件,能够引起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对实验室安全的高度重视,共同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实验室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