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怎么办 教你3招来预防低血糖
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离不开胰岛素的支持,胰岛素的正确用量和注射方式若是掌握不当,便可能引起低血糖的困扰。低血糖,这一看似平常的症状,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昏迷、抽搐,甚至威胁生命。
当注射胰岛素后出现低血糖时,患者会感受到手抖、头痛头晕、强烈的饥饿感,伴随心慌和流汗。应尽快使用血糖仪测量血糖。若血糖低于4毫摩尔每升,患者应当立即补充糖分。甜食、糖果、巧克力等是快速补充糖分的好选择。若出现低血糖导致的昏迷,则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来应对。
那么,如何注射胰岛素才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呢?
掌握好胰岛素的使用时间至关重要。短效和速效胰岛素需在餐前注射,而中小和长效胰岛素则无需与餐食同步。注射胰岛素后,务必按时吃饭,避免长时间空腹,因为空腹可能导致血糖骤降。对于胃部不适、腹泻或饮食摄入过少的患者,应适当减少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用量。
注射剂量也要精确掌握。胰岛素笔因其使用方便、精确度高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患者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来确定胰岛素的注射剂量。对于视力不佳或认知功能异常的患者,应在医生或家人的帮助下进行注射。
运动对血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注射胰岛素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尤其是在胰岛素注射部位。如果在上臂外侧注射,应避免引体向上等运动;若在腹部注射,则应避免仰卧起坐和平板支撑等运动。
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预防低血糖。多吃蔬菜,其中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控制血糖。减慢吃饭速度,延长吃饭时间也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细嚼慢咽能够减缓血糖升高的速度,有助于保持血糖的稳定。
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胰岛素的使用,遵循医生的指导,掌握好注射技巧和时间,同时注意日常饮食和运动习惯,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保持血糖的稳定,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