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测餐后血糖 糖尿病更早发现
介绍糖尿病早期发现的关键:餐后血糖检测的重要性
在这个糖尿病高发的时代,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一般人习惯在体检时只关注空腹血糖值,却忽视了餐后血糖的重要性。专家提醒,如果能及早发现餐后血糖异常,将有助于更早地诊断糖尿病,为治疗赢得时间。
那么,为何餐后血糖的检测如此重要呢?
正常人在进食后,血糖会短暂上升形成一个高峰,大约两小时后会逐渐恢复正常。糖尿病患者进食后的血糖高峰会更高,且长时间无法恢复正常,甚至在第二天空腹时血糖仍居高不下。人体血糖值会随着进餐、活动等有所波动,餐后血糖长时间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糖尿病初期,空腹血糖可能还处于正常水平,而餐后血糖却已经出现了高血糖。对于一些糖尿病可疑人群,检测餐后血糖是必要的,必要时可以同时检测空腹血糖,以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
空腹血糖是指8至10小时内未进食的血糖,通常在早餐前测量。而餐后血糖则通常在餐后2小时测量,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研究表明,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遗漏81%的糖尿病患者和87%的糖尿病前期患者。这是因为空腹时,由于食物已经消化转运,血糖值看似正常,不易在早期发现糖尿病。而进餐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糖负荷试验,糖尿病患者对糖的利用障碍在此时会显露出来。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异常出现的时间更早,大约早3至5年。
那么,如何降低餐后高血糖呢?专家给出了建议。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是降低餐后高血糖的有效方法。可以选择粗粮作为主食,如燕麦、红米、黑米、荞麦等。避免稀饭、肠粉等食物的摄入,食物的加工不宜过于精细。可以将不同种类的食物混搭,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如绿豆与白米混合制成绿豆饭等。多吃蔬菜、少食多餐也是不错的办法。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选择一些降低餐后血糖的药物进行治疗。
了解并重视餐后血糖的重要性,是早期发现糖尿病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降低餐后高血糖,为糖尿病的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