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
糖尿病肾病的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常见类型,其进展需得到及时的诊断和综合管理。以下是根据临床证据,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的诊疗建议。
一、诊断与监测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我们推荐使用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进行筛查。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确诊5年后应每年进行筛查;而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即应开始筛查。一旦确诊,至少每6个月监测一次UACR和eGFR,若存在肾衰竭高风险,应提高监测频率至每2-3个月。
二、核心治疗措施
1. 血糖控制:优化的血糖管理对于降低慢性肾脏病(CKD)风险至关重要。个体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目标通常应低于7%。在选择降糖药物时,应优先选用对肾脏具有保护性的降糖药,如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在晚期,应避免使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
2. 血压管理:血压控制的目标应低于130/80 mmHg,并尽量减少血压的变异性。首选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特别是对于蛋白尿患者,需滴定至最大耐受剂量。
3. 生活方式干预:推荐低钠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0.6-0.8g/kg/d),以及低脂低糖的生活方式。限制钾的摄入(主要针对晚期患者)。适当运动也是管理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手段,如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避免熬夜也是关键。
三、并发症与替代治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蛋白尿的管理。ACEI/ARB类药物可以减少尿蛋白的排出,从而延缓肾功能的恶化。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在我国,糖尿病肾病已成为新增透析的首要病因(占比30.5%)。肾移植后,仍需严格控制血糖和血压。
四、预后影响因素
糖尿病肾病的预后与血糖、血压控制、蛋白尿程度以及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尽管Ⅳ期患者的预后较差,但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延缓其进展。患者需定期复查肾功能、眼底及心血管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糖尿病肾病的诊疗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诊断、监测、治疗以及预后管理。患者需与医生密切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