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需适当锻炼 需远离这些误区
晨练虽然有益,但糖友们在运动时,需要格外注意选择适宜的时机和地点,避免陷入误区。晨练不宜过早,过早起床可能打乱人体生物钟,引发血糖波动。个人体质和年龄状况是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重要因素。适宜的运动方式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糖水平。那么,糖友们在运动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并非随意而行,而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一项任务。从静止到运动,身体需要逐步适应。适宜的运动心率应为“170-年龄”,例如一位六十岁的患者,其运动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10次左右。运动频率以每周3至5次,每次持续30至60分钟为宜。
有些老年人喜欢在饭后散步,这是很好的习惯。但需要避免操之过急,建议在餐后30分钟至1小时再出门散步。在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棉袜,以保护双脚免受伤害。运动前后要注意饮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若运动后双脚出现红肿、青紫、水泡等症状,应及时处理,以免引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糖友们容易发生低血糖,因此运动前后需特别关注血糖水平。若血糖低于3.9mmol/L,要特别注意。若当天运动量较大,需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并准备一些含淀粉的食物以防低血糖。独自出门锻炼时,要随身携带急救卡,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寻求帮助。
除了以上注意事项,还有一些常见的糖尿病运动锻炼误区需要避免。例如,不能认为家务可以代替运动治疗,因为家务往往不能达到治疗所需要的运动量;也不能盲目运动,认为只要运动就能降血糖;更不能在感觉累的时候就停止运动等。实际上,必要的运动量是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前提,除非伴有严重的并发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治疗。还需要避免起床过早的问题。每个人的生物钟都有其独特的节律性,过早起床可能会打乱人体生物钟导致血糖波动。因此每天的起床时间不宜早于清晨六点为宜。因此糖尿病的运动治疗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环境而定不可盲目进行或一刀切的做法也不可取总之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出合适的锻炼计划才能更好地帮助控制血糖改善生活质量延年益寿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