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胰岛素抵抗有哪些症状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身体对胰岛素作用的反应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在肌肉、脂肪组织中对葡萄糖的利用方面。在早期,胰岛β细胞会尝试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来弥补这种效应不足,但长期下来,胰岛β细胞功能会逐渐衰竭,可能导致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的发生。这一现象往往在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出现之前多年就已经存在,常常与肥胖、年龄增长、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健康问题相伴而来。
肥胖是引起胰岛素抵抗的最常见原因,换句话说,几乎所有肥胖症患者都存在胰岛素抵抗。医学专家将肥胖视为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胰岛素抵抗,贾春宝博士提出了“益气温阳”的疗法,该疗法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恢复胰岛功能。
在西医看来,糖尿病是胰岛功能损伤的结果,而在中医的角度,则是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痰湿内生。虽然中医没有胰这个器官,但胰附于脾,所以健脾补气即是在调理胰脏功能。气盛则帅血有力,阳盛则温煦肢体,寒散则血脉得通。
面对胰岛素抵抗,我们无需惊慌失措。只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是可以减轻其带来的严重后果的。虽然遗传因素在胰岛素抵抗中起到一定作用,我们无法改变遗传基因,但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影响后天环境因素。提倡科学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比如减肥、参加体育活动、饮食平衡、限酒等。这些最有效、最基本、最简单的控制方法,虽然推行起来不太顺利,但正是人们享受优越生活的同时所必需的。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非孤立的病理现象,它与代谢综合症密切相关。在糖尿病治疗或高血压、肥胖的管理中,我们需要更新观念。例如,在治疗Ⅱ型糖尿病时,我们需要改变以往以“降血糖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更多地强调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在正常人群中约有10-20%的人存在胰岛素抵抗。在某些特定时期和生理状态下,如老年、妊娠、青春期或者饥饿、进食过少及应激等情况下出现的胰岛素抵抗,实际上是一种保护机制,以避免低血糖的发生。病理性的胰岛素抵抗则比较复杂,它涉及到胰岛素从合成、分泌到最终完成生理效应的一系列过程中的任何环节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