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原发型肺结核应该如何预防
保护孩子远离结核病:预防、接种与应对措施
结核病,作为一种传染病,对儿童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预防儿童结核病,我们需要从控制感染源、普及疫苗接种和针对性预防化疗三个方面入手。
一、控制感染源,减少感染机会
儿童结核病的主要感染源是结核菌涂片阳性的患者。早期发现并合理治疗这些患者,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基本措施。在家庭环境中,若婴儿患有活动性结核病,家庭成员应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感染可能。小学和幼儿园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隔离感染源,为孩子筑起一道防线。
二、普及卡介苗接种,筑牢防线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小儿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卡介苗由法国医师Calmette和Guerin在1921年发明,被称为B.C.G。我国规定在新生儿期进行卡介苗接种,剂量为0.05mg/次。划痕法已较少使用。虽然卫生部取消了7岁和12岁的卡介苗复种计划,但必要时,对于结素试验阴性的儿童仍可复种。新生儿卡介苗可与乙型肝炎疫苗同日接种。
但并非所有儿童都适合接种卡介苗。有阳性结素反应、湿疹或皮肤病、急性传染病恢复期以及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或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患者,不宜接种。
三、针对性预防性化疗
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未接种过卡介苗而结素试验阳性的3岁以下婴幼儿、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结素试验从阴性转为阳性、结素试验呈强阳性反应以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儿童,需要进行预防性化疗。
异烟肼是主要的化学预防药物,剂量为10mg/(kgd),疗程通常为6~9个月。无论结素试验结果如何,6岁以下儿童和新出生的婴儿都应接受异烟肼治疗。如果结素试验呈阳性,用药需持续至9个月;若呈阴性(小于5mm),则停用异烟肼。而对于抗HIV阳性的儿童,无论结素试验结果如何,都应接受为期12个月的异烟肼治疗。如果接触的儿童患者有抗异烟肼株或耐异烟肼和耐利福平株的情况,化疗药物可能需要调整。
预防儿童结核病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控制感染源、普及疫苗接种和针对性预防化疗,我们可以为孩子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保护他们远离结核病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