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怎么引起的

健康知识 2025-03-21 08:55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探索轮状病毒的神秘面纱

轮状病毒,一个微小却威力强大的病原体,属于呼肠病毒科。它的RNA核心被两层独特的外壳所包裹,形如轮状,故得其名。电子显微镜下,轮状病毒展现出其独特的形态,令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种病毒有七种血清型(A~G),其中A型主要感染儿童,而B和C型则主要侵袭成人。甚至在其他动物中,也有类似的轮状病毒感染。A组轮状病毒,又被称为非典型轮状病毒或副轮状病毒,感染范围广泛,从人至猪、牛、羊、鸡等皆有感染案例。

轮状病毒对外界环境有着惊人的抵抗力。它能在室温下存活七个月之久,甚至在粪便中也能存活数天或数周。这种病毒耐酸碱,加热三十分钟或暴露于甲醛可以将其杀死。

那么,轮状病毒是如何在人体内肆虐的呢?病毒能否致病取决于感染病毒的数量、宿主的免疫状态和生理特征。当病毒数量众多且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病毒更容易入侵。婴儿期的人群,因为乳糖酶(轮状病毒受体)含量较高,所以特别容易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酶的含量逐渐减少,易感性也相应降低。

感染轮状病毒后,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引起腹泻:一是直接损伤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引发病理变化;二是轮状病毒复制过程中的代谢物作用于小肠内皮细胞,破坏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当轮状病毒侵入人体小肠后,其壳蛋白Vp4与肠粘膜绒毛上皮细胞上的乳糖酶结合,进入上皮细胞内增生,破坏并脱落。这一过程导致乳糖等二糖酶减少,阻碍乳糖转化,使其在肠腔内积聚,形成高渗透压,引发腹泻和呕吐。

这种疾病带来的病理变化是可逆的,受损的主要是小肠粘膜。活检显示,小肠绒毛缩短、钝化,固有层出现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不规则,可能出现立方形、空泡或坏死等症状。

了解轮状病毒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由此引发的腹泻至关重要。希望我们都能对轮状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上一篇:克山病的有关鉴别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