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桃体肿大
探寻扁桃体肿大的奥秘:了解与应对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常听到关于扁桃体肥大的说法,但对于扁桃体肿大的了解却相对较少。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医学话题,深入了解扁桃体肿大的相关知识。
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扁桃体。扁桃体,又被称为淋巴组织,自出生以来就存在于我们的咽部。每个人的扁桃体大小因个体差异而异,通常在正常范围内。过去,医学界曾认为扁桃体是一种多余无用的组织,近年来的免疫学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扁桃体的。
扁桃体生长在口咽两侧,能够产生吞噬细胞,具有防御外部细菌侵入人体的免疫功能。扁桃体的适度肥大并非都是病态的,而是一种正常的补偿功能和抗病的生理现象。随着免疫系统的逐渐完善,成年后的扁桃体通常会逐渐萎缩,完成它的历史使命。
有些人的扁桃体却经常发炎。这种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的发病率较高,主要原因是身体抵抗力弱、感冒或细菌感染。主要症状包括恶寒发热、全身不适、扁桃体红肿、吞咽疼痛等。一般治疗一周左右就能治愈。而慢性扁桃体炎症状则相对较轻,患者常感到咽部不适,有轻度梗阻感。部分患者的扁桃体过度肥大,影响吞咽功能,甚至导致进食困难。特别是两个肥大的扁桃体一起堵塞喉咙,可能引发呼吸问题,如呼吸受阻、打鼾等。
如果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还可能诱发肾炎、心肌炎等链球菌感染的全身性疾病,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这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摘除病变性扁桃体。但手术进行的时间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手术,都应根据医生的诊断和建议来决定。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需要摘除扁桃体呢?有以下情况者可考虑摘除:
1. 急性扁桃体炎每年发作3次以上,导致长期低热;
2. 慢性扁桃体炎常引发肾炎、心肌炎等全身性疾病;
3. 慢性扁桃体炎影响相邻器官,如中耳炎、颈淋巴结炎等;
4. 扁桃体极度肿大,引起呼吸、吞咽、语言等功能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仍然活跃,具有预防疾病的重要功能。如果不是病变性扁桃体或局部功能障碍,最好不要轻易摘除。
如果你或你的朋友经常扁桃体发炎,不要自行判断为扁桃体肥大,而应去医院检查身体,了解真实情况。
了解扁桃体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如有疑虑,及时就医,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