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肿瘤的诊断知识
眼睑血管瘤、色素痣、黄色瘤及恶性肿瘤
一、良性肿瘤
眼睑血管瘤,一种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疾病,毛细血管瘤为其最常见类型。这种肿瘤由增生的毛细血管和内皮细胞构成,常在出生或不久后出现,生长迅速,大多会在7岁时自行消退。根据其位置深浅和颜色,可分为“草莓痣”和深蓝或紫色血管瘤。深层的血管瘤可能会影响眼眶,导致眼眶扩张,进而压迫眼睛,引发散光、屈光参差、弱视或斜视等问题。对于这种情况,观察一段时间是可行的策略,尤其是当患者在5岁之后。但如果肿瘤影响视力或迅速生长,应立即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糖皮质激素注射、冷冻或手术切除。
色素痣是眼睑先天性的扁平或隆起病变,清晰明确,由痣细胞组成。如果痣没有迅速增大、颜色变黑、破裂或出血等恶性变化的迹象,那么无需治疗。如果出于美容目的需要切除,必须彻底,否则残留的痣细胞可能受到刺激而恶化。
黄色瘤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也可能出现在血脂过高的人群中。它通常位于上眼睑附近的内眦皮肤,有时下眼睑也有,通常是双侧的,呈现柔软的扁平黄色斑点,略微隆起。实际上,黄色瘤并不是肿瘤,而是皮肤组织中脂质物质的沉积。除非可以手术切除,否则无需治疗,但切除后可能会复发。
二、恶性肿瘤
基底细胞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眼睑肿瘤,在中老年人中更为常见。它通常发生在下眼睑的内眦附近,生长缓慢,无痛感。由于富含色素,可能被误认为是色素痣或黑色素瘤。该肿瘤对放疗敏感,应早期切除后进行放疗。
鳞状细胞癌也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通常出现在眼睑边缘的皮肤粘膜处。它生长缓慢,无痛感,逐渐增大并可能形成溃疡。这种癌症不仅侵蚀周围和深层组织,还可能侵犯皮下组织、眼睑板、眼球、眼眶和颅内。治疗主要是手术,根据肿瘤大小确定眼睑切除术的范围,然后进行放疗。
皮脂腺癌是我国眼睑恶性肿瘤的第二大类型,多发于中老年妇女,易发于上睑。它起源于眼睑腺和睫毛的皮脂腺。这种癌症在早期手术切除后的预后较好,但如果已侵入邻近组织,术后易复发。对于老年眼睑腺囊肿患者,应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并对切除后的复发保持警惕。
这些疾病都对健康构成威胁,因此如有疑虑或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