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色菌病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花斑癣(Tinea versicolor)是一种浅表性皮肤感染疾病,它的典型症状包括灰黄色、棕色或污棕色甚至灰黑色的皮疹。这些皮疹会逐渐扩大,初始如帽针大小,随后增至扁豆或指甲盖大小,数量也会逐渐增多。它们有时会融合成片,覆盖大部分皮肤,边缘清晰,表面微亮,抓挠时会有麸皮状的鳞片。在洗澡后或症状减轻时,你可能会看到浅红色的皮疹。到了冬季,色斑可能会减少。这种病状在第二年会再次发作,且常见于成年人,男性尤为常见。
除了花斑癣,还有一种叫做糠疹孢子菌毛囊炎的疾病。这种疾病多见于中青年人,尤其是30岁左右的人群,男性患者居多。其典型表现为小米粒大小的深红色丘疹或毛囊性小脓疱,主要分布在胸部、背部、肩部和颈部,少数出现在前臂、小腿和面部。患者会感觉中度或轻度瘙痒,有时伴随灼热和刺痛感。少数情况下,糠疹孢子菌毛囊炎可能与花斑癣同时出现。
系统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则与年龄有关。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体温突然升高、呼吸暂停、心动过缓等,并可能伴随肺炎、间质性肺炎、呼吸困难等症状。而在儿童和成人组中,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突然发热、恶心、呕吐、肌肉无力等,同时可能伴随咳嗽和关节疼痛。
诊断这些疾病并不困难。通过临床特点以及真菌学检查,我们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真菌学检查包括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组织病理的检查也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例如,在浅表感染的皮肤角质层中,可以看到孢子、圆形或卵圆形的结构。而在系统性感染中,主要表现为中、小血管炎的改变,可能伴随血栓形成和栓塞,以及肉芽肿的形成和梗死。
在中医的辨证中,花斑癣被认为是热体被风湿病侵袭、外感虫邪所致,也与汗衣湿润、皮肤泛滥、暴露在阳光下、炎热潮湿以及毛窍滞留有关。这种情况相当于中医中的紫白癜风。《医学金鉴》手术心法中就有记载:“紫白癜风无痒痛,白因气滞紫血凝,热体风侵相搏,毛窍闭塞发斑。”
这些疾病虽然症状各异,但都可以通过适当的检查和诊断方法来确定,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和治疗是关键,同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身体免疫力,以预防这些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