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探索川崎病:分期、症状与治疗
川崎病,这一三相性疾病,如同一个隐形的舞者,以它独特的步伐在孩子们的身体里舞动,引发一系列的症状。
川崎病的急性期如同舞者的跳跃,短暂而激烈。这一时期通常持续一到两周。高烧如同不可遏制的大火,直冲云霄。伴随结膜充血、口咽变化、四肢外周红肿等明显的迹象。皮疹、淋巴结炎频发,并可能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腹泻等症状。心脏超声检查虽然难以发现动脉瘤的存在,但冠状动脉炎已经开始悄悄发生。当病情进入亚急性期,也就是发烧、皮疹、淋巴结炎等症状逐渐缓和的阶段,川崎病的独特舞蹈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手足开始脱皮,血小板增多,冠状动脉瘤的风险达到顶峰。幸运的是,当所有临床症状在发病后六到八周完全消失,血沉恢复正常时,川崎病就进入了恢复期。
接下来,让我们聚焦于川崎病的主要症状。持续的高热是急性期的显著特点。这种高热起病急骤,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持续一到两周,甚至更长时间。及时的免疫球蛋白治疗和大剂量阿司匹林的静脉使用,往往能在短时间内缓解高烧。这也证明了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川崎病的多器官受累表现也是其独特之处。儿童可能会出现易怒的情况。大约四分之一的儿童脑脊液中单核细胞增多,但糖含量正常。在急性期,小关节可能会表现为关节炎。除心血管并发症外,其他受累器官的病变都是自限性的。这也提醒我们川崎病的复杂性以及早期识别的重要性。
对于那些被称为不典型川崎病的患儿,他们的症状可能不明显或少于四项主要症状。尽管如此,他们同样有并发冠状动脉瘤的危险。不典型川崎病多发生于小婴儿,由于这些症状不易被发现,因此也是婴儿持续发热的鉴别诊断之一。对于这些患儿的诊断常常是在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瘤后才进行的。对于大龄儿童来说,川崎病的所有临床特征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都表现得不够明显。因此从发病到诊断所需的时间较长,常常耽误治疗。年长儿更易发生冠状动脉畸形。因此起病年龄的大小及治疗的及时与否是决定其心血管并发症预后的重要因素。川崎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并早期识别其症状以便及时进行治疗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