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衰弱引起多梦的原因
神经衰弱患者常常遭受失眠多梦的困扰。长期的睡眠不足和抑郁情绪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多梦现象加剧了神经衰弱患者的精神负担,让病情反复出现,也为治愈之路增添了困难。那么,究竟为何神经衰弱患者会频繁做梦呢?
专家们指出,梦是大脑在休息时的一种活动状态。当大部分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时,皮层下的中枢和皮层中的孤立兴奋点开始活跃,这些兴奋点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中留下的痕迹会重新显现。梦的内容往往与我们的思想和愿望紧密相关,有一种说法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梦的内容也与我们在睡眠时感受到的感觉刺激有关。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来自体内或体外的刺激会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由于这些刺激常常被错误地感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于是就形成了梦境。例如,当你感觉脚冷时,可能会梦见在雪地里行走;膀胱充盈时,可能会梦见找不到厕所等等。对于神经衰弱的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身体状况较为虚弱,更容易出现睡眠中的感知错误,从而引发多梦现象。
许多神经衰弱患者表示他们整夜都在做梦,对此感到困惑。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睡眠其实是由两个时期交替进行:正相睡眠期和异相睡眠期。在正相睡眠期(也称为轻度睡眠期或慢波睡眠期),人们是不会做梦的;只有在异相睡眠期(也称为异常睡眠期或快波睡眠期)才会做梦。一晚上最多只能做5到6个短梦,总梦时间只有1到2小时,绝不会整夜做梦。
对于神经衰弱和多梦的患者来说,如果在异相睡眠(即有梦)阶段醒来,他们便能清晰地回忆起自己的梦境。如果在梦后没有醒来,随着睡眠周期的变化逐渐进入正相睡眠,梦境便无法再被记住。如果一个人经常因为梦境而惊醒,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梦境很多。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整晚睡得很好,随着睡眠周期的自然变化,早上从正相睡眠中醒来,便会觉得没有做梦。
专家提醒我们,无论是健康的人、病人、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做梦。但有些人并不注意它,醒来后便忘记了;而有些人则非常注意自己的梦境,醒来后会有意识地回忆。他们的梦境便更加清晰。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不必过于担心和焦虑。为了改善病情和摆脱恼人的梦境现象,积极的治疗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