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
脊髓血管疾病是一种发病迅速、症状显著、诊断具有挑战性且预后不容乐观的病症。随着相关实验检查的进步,我们对脊髓血管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虽然脊髓血管疾病并不如脑血管疾病和脊髓脱髓鞘疾病那样常见,但其独特的病理表现仍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
脊髓血管疾病中的缺血性疾病特别引人关注。这类疾病是由灌流区内脊髓因血管闭塞或血流减少导致的急性缺血。心源性栓塞、动脉粥样化疾病以及减压病被认为是其主要的病因。尽管脊髓血管疾病的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但脊髓前动脉综合征在其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约占急性中风的1.0% ~ 1.2%。
高血压、主动脉弓手术、主动脉造影并发症、梅毒、椎动脉阻塞、脊髓创伤、红细胞增多、椎间盘脱离和静脉血栓形成等都可能是引发脊髓前动脉综合征的因素。该病主要是急性发病,男性患者居多。患者在几个小时内便可能从无症状发展到出现明显的症状和体征。疼痛是最常见的初始症状。由于脊髓血管的独特解剖结构,脊髓容易在C4和T5~T8水平发生缺血,导致脊髓腹侧2/3受损,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肢体运动障碍和分离性感觉障碍等。肛门周围的感觉通常不受影响,因为该区域的神经纤维受到丰富的侧支循环的保护。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排尿障碍,早期表现为尿潴留,随着病情的恢复,可能会出现排便失禁,后期则可能出现尿失禁。
虽然脊髓缺血有时会导致脊髓肿胀,但大多数患者的椎管在腰椎穿刺时仍是光滑的。脑脊液蛋白可能轻微增加,但缺乏特异性。幸运的是,MRI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脊髓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根据急性发病、疼痛、运动障碍等脊髓损伤的表现、症状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并不困难。有时即使出现脊髓前动脉闭塞,由于梗死范围可能并非局限于脊髓前三分之二,以及可能表现出非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急性脊髓炎、脊髓肿瘤、脊髓压迫症等,这增加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难度。
一旦确诊为脊髓血管疾病,应及时治疗。由于该病与多种疾病有关,因此我们需要特别重视诊断。为了过上高质量的生活,我们应当了解并警惕脊髓血管疾病的相关症状,及时就医,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