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血管瘤:一种需警惕的婴儿疾病
你是否听说过肿瘤,是否对其有所认识?肿瘤,往往是癌症的先兆,若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癌症。其中,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肿瘤疾病,尤其常见于婴儿群体。那么,血管瘤的临床表现究竟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我们要知道血管瘤的五种主要类型及其临床表现。
1. 鲜红痣:也称为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表现为一个或多个深红色或青红色斑块,这些斑块边缘不整齐,不会高出皮肤,但受压容易褪色。它们通常在出生时便存在,随着人体的生长而增大,大型的广泛损伤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
2. 毛细血管瘤:又被称作草莓痣,其特征为出现一个或多个鲜红色、柔软的叶状肿瘤,不会褪色。这类血管瘤通常出现在头部和颈部,出生后几周内便会发生,几个月内迅速增大,生长速度极快,甚至能在短时间内增大到数厘米。
3. 海绵状血管瘤:这种类型的血管瘤损伤一般较大,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状,可以高出皮肤表面,表现为结节状或分叶状。其边界不清晰,质地柔软且富有弹性,颜色多为淡紫色或紫蓝色。挤压后血管瘤会缩小,其表面皮肤可能正常,也可能与肿瘤粘连而萎缩。头部和面部患者可能涉及口腔或咽部粘膜。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伴随血小板减少症和紫癜,是一种严重的婴儿疾病,约有四分之一的患者因出血、呼吸道感染或恶性变化而死亡。
4. 蔓状血管瘤:相较于毛细血管瘤、海绵血管瘤等更为少见,约占血管瘤的1.5%。婴儿的蔓状血管通常迅速发育,侵犯颅骨外板障静脉,并与颅骨内静脉相连。
5. 混合血管瘤:这是毛细血管瘤和海绵血管瘤同时存在的血管瘤类型。混合血管瘤可达到较大的体积,生长迅速且侵犯性强。它们可能在几周内严重损伤正常组织,导致眼睑、嘴唇、鼻子、耳朵等组织被扩张的血管瘤组织覆盖。这可能导致易溃疡、出血、感染、坏死、疤痕形成等一系列问题,甚至导致呼吸、饮食、视觉、听觉等功能障碍。
当孩子们出现血管瘤时,早期可能并无特别的外在表现,仅会导致贫血等症状。若贫血状况无法改善,家长们应该提高警惕,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排除是否由血管瘤引发的贫血。血管瘤,虽然常见,但不可掉以轻心,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