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不住睡前饮食吗?基因缺陷可导致夜宵习惯
在深邃的长夜里,漫漫长夜让人无心睡眠,宵夜的诱惑悄然而至。明知吃宵夜可能带来身体的负担,甚至与肥胖的风险相伴,但许多年轻姑娘还是难以抵挡那深夜的饥饿感。这种深夜的食欲背后,隐藏着一种神秘的基因力量。
据《每日邮报》报道,人体内的PER1基因一旦发生缺陷,人体的睡眠与饮食周期就会被搅乱,引发一种名为“夜间进食综合症”的现象。这使得人们在夜间无法抗拒饥饿感,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扰乱睡眠、饮食过量和体重增长的恶性循环。
一直以来,我们都误以为夜间进食只是简单的馋嘴或饥饿,却没想到背后居然隐藏着如此复杂的基因秘密。这种由PER1缺陷引起的体重增加,完全是由于饮食时间的不当,而非新陈代谢等其他因素。科学家们指出,PER1的缺陷破坏了睡眠和进食周期之间的关联,导致人们在夜间产生强烈的进食冲动。
经常在夜间进餐,胃黏膜的再生和修复就会受到阻碍。当摄入的食物长时间滞留在胃中时,会促使胃酸大量分泌。若此时再摄入油炸、煎制、烧烤、烟薰、腌制等致癌物质或辛辣刺激的食物,会对胃粘膜造成恶性刺激,可能导致胃糜烂、溃疡,甚至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常吃夜宵不仅可能致癌,还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病。提醒广大年轻姑娘,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尤其要避免在晚上11点、12点或睡前2小时内进食。当你有胃痛、胃口不好、腹痛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因为这些症状可能是胃肠道癌症的早期表现之一。
为了健康,我们应尽量控制自己的食欲,可以通过做些其他事情来分散注意力。深夜时分,可以尝试读书、看电影、做瑜伽或听轻音乐,将心思从食物上转移。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让身体在适当的时间进行修复和再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美食的保护好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