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驾害人!防低血糖认清药驾红绿灯
你是否曾在驾驶途中突然感到心悸、脸色苍白、冒冷汗,伴随着头痛、头晕和视线模糊?小心,这可能是低血糖发出的危险信号。
一位52岁的出租车司机因服用降血糖药物和其他药物,出现了低血糖的副作用,导致在驾驶过程中多次发生车祸。他的经历是一个警示:隐藏的药物驾驶危险同样不容忽视,它可能造成的后果与酒驾一样严重。
根据一项针对中年职业司机的调查,令人震惊的是,高达78%的司机不了解降血糖药物的潜在危害。许多职业司机在一周内至少服用一种可能造成药驾的药物。这意味着我们的公路上存在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糖尿病专家指出,服用特定类型的降血糖药物后,如果30分钟内未进食,很容易造成低血糖。出租车司机常常因忙于工作而忽视进餐,或三餐不规律,这使得他们面临极大的低血糖风险,药物驾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除了药物副作用,引起低血糖的因素还包括药物过量、肝肾功能不良、用餐延误、过度运动而未增加饮食、胰岛素过量或剂量错误,以及过量饮酒等。
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我们需要关注药物驾驶的风险。对于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药物,以及止痛药等,驾驶者必须小心其用药类别及副作用。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药驾红绿灯意识:某些药物如镇静、抗忧郁药等服用后应避免驾驶;而有些药物如降血糖药、降血压药等则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即使是绿灯药物,过量使用或错误使用仍可能产生副作用。
糖尿病专家提醒,目前已有新型药物可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对于降血糖药物的选择和使用,务必咨询医师,以确保用药安全,远离药驾风险。
在此呼吁所有职业驾驶员:请务必认清药驾红绿灯,远离药物驾驶的危害。让我们共同承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共同维护公共交通安全。台湾职业驾驶员们,让我们一起宣誓:反药驾,远离危险!
该文章由网友『无声胜喧言』至本站,旨在提高公众对药物驾驶危害的认识。若您认为该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请注意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