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频繁洗澡可能会造成皮肤瘙痒
冬季皮肤瘙痒需注意,特别是老年人需警惕冬季瘙痒症
随着冬季的到来,许多老年人发现自己的肌肤开始出现瘙痒的症状。杜女士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小腿、手臂和腰部两侧都受到了瘙痒的困扰。这种情况在冬季尤为常见,被称为“冬季瘙痒症”,其根源在于肌肤的干燥。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皮脂腺分泌功能逐渐减弱,导致肌肤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出现干燥。加之冬季气温降低,人体新陈代谢减缓,流汗减少,肌肤对外界伤害的抵抗能力减弱。冬季气候干燥,使得肌肤处于干燥环境,频繁洗澡会导致皮脂被冲淡,使得肌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
杜女士的情况并非个例,冬季成了许多皮肤病发作的高峰期。在这个季节,皮肤瘙痒开始发作,中老年人中更为多见。医师指出,瘙痒是多种皮肤疾病的共有表现,日常细节可能引发或加剧皮肤瘙痒。我们需要特别注意。
为了避免过度抓挠引发的皮肤问题,医师建议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多摄入酒精、咖啡、过酸过辣的食物以及刺激性食物、海鲜类食品。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等,并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皮脂分泌减少的老年人还可以适量地补充植物油。
市民在冬季没有必要天天洗澡。隐私部位需要保持每天清洗,而身体表面的皮肤擦拭清洁即可。洗澡的次数应根据气候环境而定。北方气候干燥,老年人5天左右洗一次,年轻人3天左右洗一次;南方气候湿润,老年人3天左右洗一次,年轻人2天左右洗一次。
医师还提醒市民,洗澡时别用过烫的水,以免影响肌肤。洗完澡后应及时涂抹保湿霜或护体乳,特别是在皮脂分泌较少的部位,如手臂、腿部等。市民平时还应注意防寒保暖,增强身体抵抗力。饮食方面少食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
一旦肌肤出现瘙痒症状,不要反复抓挠或擅自用药,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因为冬季瘙痒症可能是多种皮肤疾病的早期表现,及早治疗才能避免病情恶化。让我们关注肌肤健康,做好冬季护肤工作,享受舒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