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捕肉 挖出肠癌抢生机
大肠癌如今已成为十大癌症之首,发生率不断攀升。尽管肠癌筛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人对它却仍然漫不经心。台湾癌症基金会为了提升公众对肠癌筛检的重视程度,特别主办了一项名为“追捕肉小子大作战”的活动。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筛检,该活动成功找出了279名患有癌前病变的肠内肉患者,以及15名早期大肠癌患者。
其中一位28岁的年轻小伙子,蔡承玮,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以前,他钟爱外卖和炸鸡,对妈妈清淡的饭菜总是嗤之以鼻。4年前,他51岁的父亲因肠癌离世,这才让他开始警觉。去年,他出现了血便,尽管粪便潜血检查结果为阴性,但他仍然心怀忧虑。于是,他和妈妈以及25岁的弟弟一起自费进行了大肠镜检查。令人没想到的是,三人都被发现了肉,尤其是他的弟弟,更是被诊断出较易癌变的腺瘤肉。随后,三人立即接受了手术,成功切除了肉,并开始注重饮食和运动。
癌症基金会首席执行官赖基铭表示,粪便潜血检查和大肠镜是发现大肠肉的重要工具。从活动启动至今,超过一万名民众积极参与了基金会的筛检活动。在参与粪便潜血筛检的民众中,有600人接受了大肠镜检查,其中279人成功被查出患有肉。更令人震惊的是,还发现了5位原位癌和10位大肠癌患者。
卫生署国民健康局组长孔宪兰也对此表示关注。她指出,国内大肠癌患者人数已超过一万人。对于50至69岁的人群来说,进行筛检尤为重要。在国民粪便潜血筛检中,约有4%至8%的结果呈阳性。而在过去几年中,每年约有20至30万人参与筛检。进一步接受大肠镜筛检的民众中,有约57%被发现有肠内肉,其中4%被诊断为肠癌。
孔宪兰强调,许多民众对粪便潜血筛检的重要性缺乏认识,甚至因恐惧进一步的大肠镜检而错失治疗机会。她提醒50岁以上的民众,可以定期参与国民健康局提供的粪便潜血检查。今年,国民健康局更是提供了100万个检查名额,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及早发现、治疗大肠癌。
由网友『爱郎良^ǒ^』至本站。在此提醒读者,内容仅供参考,未经本站核实,请读者自行研判。如果读者发现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站长联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