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步掉进香烟的陷阱(书摘)
品味人生:第一支烟的疑惑与
在我们品尝美食或饮料,感受到身体舒畅的时候,总会产生再次体验这种状态的渴望。吸烟似乎是个例外。对于许多烟民来说,平生第一支烟的记忆,并非源于那让人陶醉的香气,而是味道不佳的印象,甚至可能出现头晕、恶心等身体不适的状况。
社会的大环境似乎为吸烟铺设了一条道路。青少年在初次尝试抽烟时,心中往往会产生疑惑:味道如此之差的东西为什么大人们却抽得津津有味?这种疑惑引发了他们对的好奇和兴趣。而且,他们还可能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抽烟就代表已经长大成人,或者认为吸烟是对成年人和社会规定的一种反抗。出于这种心理,他们可能会再次吸烟。
一旦这种尝试变成定期的行为,呼吸器官的敏感程度就会降低,身体对烟气的生理防御反应也会逐渐消失。人们开始自然体会到吸烟所带来的独特感受,尽管这种感受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
长时间吸烟后,最初的强烈感受会逐渐消退,这就是所谓的耐药性。于是,人们可能会增加吸烟量,试图找回那种初始的感觉。身体对的依赖开始形成。如果有了几个月或几年的吸烟史,即使过了几个小时,身体也无法恢复到以前未吸烟的状态。从体内逐渐消失,会引发生理和精神的各种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脱瘾症状”,人们会感觉非常痛苦,于是便会再次吸烟以逃避这种感受。
不能被强制,它需要烟民的主动思想。《生命时报》推荐的理由正是如此。本书从生理到心理,根据人们每天的生活规律,深入吸烟的恶性循环,引导烟民寻找的正确路径。它不仅揭示吸烟的瘾病本质,也提供了实际的方法和策略。对于那些想要摆脱束缚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宝贵的指南。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平生第一支烟背后的心理历程,以及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重新掌握自己的生活。
佐佐木温子的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吸烟现象的剖析,也是一次关于人性、选择和自我控制的深刻。对于那些在路上挣扎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盏指引前行的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