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提醒:只要眼睛累全身跟着累
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更是我们感知世界的重要通道。在中医的理念中,“累从眼入”,揭示了眼睛与全身疲劳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当眼睛出现酸痛、发胀、干涩、视力模糊等问题时,不仅局部的不适感如眼眶周围的疼痛、眉心的酸胀等随之而来,更可能引发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烦燥等一系列全身症状。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因为眼睛疲劳时,会产生所谓的“疲劳毒素”,这些毒素会侵袭全身,使得我们感到全面的疲惫和不适。
尤其在现代社会,长时间面对电脑、电视、书本,眼睛过度劳累已成为常态。保健养生专家指出,视疲劳不仅引发局部不适,更可能引发全身的症状。眼睛作为连接身体各部位的桥梁,其状态反映了身体的整体健康情况。中医有言:“五脏六腑之精气皆注于目、十二经脉气血皆汇聚于目。”这就是说,眼睛与身体的各个部位息息相关。
如果身体器官出现问题,眼睛会有所反应;反之,眼睛的疲劳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眼睛的疲劳不应该被忽视。它实际上是身体疲劳的预警信号。想要解决全身的困累,需要从缓解眼部疲劳开始。
专家建议,每工作、学习一小时,就应该让眼睛休息10分钟。可以通过眨眼、转眼球等方式来放松眼睛。对于长时间使用电脑的办公族,可以将座位稍微调高,电脑屏幕放低,使眼睛与屏幕呈略微向下的角度,这样可以保持眼部的水分,防止眼睛干涩。
日常的眼睛护理也至关重要。早晚用毛巾敷眼,用菊花茶熏眼,都是很好的方法,可以有效保持眼睛的湿润。在饮食方面,要清淡为主,多摄入新鲜蔬果及干果类食品,为眼睛提供充足的营养。
想要缓解眼部疲劳,还可以经常按摩睛明穴、攒竹穴和太阳穴。这三个穴位都是眼部的重要穴位,经常按摩可以有效缓解眼部疲劳。睛明穴位于眼部内眼角稍上方凹陷处,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太阳穴则在发髻处。
眼睛是连接我们与世界的桥梁,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晴雨表。保护好眼睛,不仅是为了看清这个世界,更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