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量少该怎么办?月经量少如何调理
月经量少,是许多女性面临的问题。当月经来潮时,经量较正常为少,其背后原因多端,或许是血虚、气滞、血瘀等内在因素,或是寒凝血脉、痰阻等外部影响。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我们要明确,月经过少的病因既有虚象也有实象。虚者可能是由于体质虚弱、大病久病导致的失血,或是饮食疲劳伤害脾胃、房事不节损伤肾脏,使得血海亏虚,经量减少。而实者则常常因为淤血内停,或痰湿壅滞,导致经脉阻滞,血行不畅,经血也因此减少。
当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者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也显著减少时,我们称之为月经过少,又被称为经水涩少。一般认为,经量少于30毫升,即属于月经过少。本病常为闭经的前驱表现,可能会与周期异常同时出现,如经期量少或后期量少。
如果月经量少是由于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引起的,那么应该停药,并参照本病进行调养。在诊断月经过少时,需要注意是否是一贯正常的月经突然过少,因为这可能是孕早期先兆流产或异位妊娠的少量阴道出血,必须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这种可能性。
那么,如何调理月经量少呢?女性在月经期间应该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因为过度劳累会影响身体器官的功能和新陈代谢。保持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是养肝血的最佳方法。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血不足会导致各种不适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月经量少。女性应该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每晚最迟要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才能使肝血得到滋养。
除此之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度的运动和放松心情也是非常重要的。饮食应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度饮食和暴饮暴食。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身体状况。而放松心情则可以减轻压力,改善内分泌状况,有助于月经的正常来潮。
月经量少并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合理的调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可以帮助身体恢复正常状态。如果问题持续存在或者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以便得到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