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后近视潮 逾3成学童度数增加
学童近视问题愈发严峻,小至高中的学生们视力不良现象逐年恶化,涉及超过两百万名学生的近视危机愈演愈烈。每当暑假结束,我们总会遭遇一波令人担忧的“近视潮”。据眼科医师观察,这一现象的增幅至少达到三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除了传统的长时间看电视之外,如今学童沉迷于近距离使用各种电子产品的时间过长,例如打电动、使用智能型手机与电脑等。更令人震惊的是,曾有学童在一个暑假过后,近视度数增加了超过一百度。
随着假期的结束,长时间的电子产品使用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近视潮。眼科医师王孟祺表示,近视一旦形成,便会以一定的速度逐年增加。平均而言,从小学至国中阶段,学童每年近视度数会增加75至100度。临床实践发现,暑假成为了一个特别危险的时段。许多学童在短短两个月内便耗尽了这一年的近视平均增幅,导致近视度数急剧上升,甚至小小年纪便成为了高度近视患者。
其中一名原本近视300度的小五学童,在暑假过后进行视力检查时,令人震惊地测到了900度的近视。尽管使用了散瞳剂放松眼部肌肉后,度数有所回落,但这假性近视的幅度仍然令人咋舌。
王孟祺医师强调,假性近视患者已有走向近视的趋势,若不及时调整用眼方式,很容易转化为真正的近视。暑假后,一口气增加近视100度以上者并不在少数。据卫生署国民健康局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学童近视问题愈发严重,国小一年级学童的近视率已达21.5%,到了国小六年级更是增加至65.8%。国内近视发生存在两个明显的年龄高峰段,分别是7至8岁和13至14岁。
王医师指出,近视的成因与基因和环境有关。在国内,学童的生活环境相较于国外可能存在劣势。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有限的生活环境使得学童习惯进行室内活动。从学龄前开始看书、写字,到后来的看电视、打电脑、使用智能型手机等习惯,近距离用眼非常频繁。他提醒家长和学生们,除了配镜等控制手段外,改变近距离用眼的习惯同样重要。否则,眼镜可能会越戴越深。这篇《长假后近视潮逾三成学童度数增加》的文章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学童近视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