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拔罐过程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健康知识 2025-04-16 00:23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经过拔罐疗法,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会出现多彩的反应。有的部位会出现青紫,有的则会显得殷红,而有些部位则几乎不变色。这些色彩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身体的病情状况。青紫和发红通常意味着病情较重,瘀阻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色彩变化的部位,并不一定是患者感到最疼痛的地方。但只要坚持在这些部位拔罐,青紫之色会逐渐消退,疾病也会逐渐痊愈。

在拔罐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发泡现象。这种现象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有所不同,有的会在一天内出现水泡,有的则可能需要三五日甚至更长时间。所起的泡有清澈的水泡,也有紫红的血泡等。这些发泡现象大多是局部病情的反映。病情的轻重、季节的变化、皮肤疏密程度都会影响发泡的速度。通常,瘀阻较重的病情发泡较快,夏季相较于冬季也更容易发泡。

在正常的生理条件下,血管的渗透压和血管壁的通透性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状态,拔罐的抽吸很难立即改变这一状态,因此不易引起起泡。一旦发泡,对于较大的泡,可以使用消毒的针灸针将其刺破,放出其中的液体。关于发泡后创面的处理,存在两种观点:一种主张用无菌纱布覆盖,按时换药,直至愈合,以预防感染;另一种则主张继续在发泡部位拔罐,以抽吸出病理产物。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

除了传统的拔罐疗法,还有一种“走罐”疗法,现在通过新式拔罐更加方便实施。在拔罐口涂抹适量的润滑油,可以选择红霉素或者凡士林与甘油按一定比例调和后的混合物。拔住罐体时不宜过紧,然后缓慢移动罐体。这样既可以起到拔罐的作用,又可以刮痧,一举两得。这种疗法适用于面积较大且皮肤平滑的部位,如颈部、肩部及腿部等。如果皮肤有破溃,则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拔罐疗法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观察拔罐后的反应,可以了解身体的病情状况。坚持治疗,疾病会逐渐好转。而“走罐”这种新型拔罐方式,更为方便,能够带给患者更舒适的治疗体验。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