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打造儿童性早熟长效保护新路径
近年来,中国儿童性早熟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儿童内分泌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的患病率为0.43%,其中女孩的发病率更是男孩的5-10倍。
随着六一国际儿童节的到来,三位专家:北京大学药学院的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史录文、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主任巩纯秀以及药学部副主任魏京海,一起走进了人民健康演播室,共同儿童疾病谱的变化、用药现状以及长效抑制剂等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疾病谱也在不断变化,一些与营养相关的疾病如超重肥胖、性早熟等越来越常见。中枢性性早熟是性早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占比超过50%。目前一线药物是GnRHa,这类药物能够阻断小丘脑-垂体-性腺轴,从而降低性激素水平。
我国儿童用药面临着诸多挑战。疾病专用药物少,适合儿童的剂型更是稀缺。史录文主任提到,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第三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建议清单》等,为企业研发创新药品提供了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整合研发资源,将创新药品更快地提供给临床,满足患者的需求。
对于性早熟患儿来说,频繁给药可能会降低患者的依从性。这时,长效抑制剂的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魏京海介绍,目前市场上多为一月剂型的药物,但更长效的三月制剂已经在研发中取得了进展。长效制剂的出现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方便,还提高了治疗的创新性、适宜性和经济性。
除了药物治疗,专家们还强调了对儿童健康事业的全方位推动。史录文提出,应从加快儿科专业人才培养和提升儿科健康产品研发能力两方面着手。魏京海也强调了药师队伍建设和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儿童性早熟问题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关注。从药物治疗到人才培养,从政策制定到产品研发,我们都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一个更健康、更美好的未来。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孩子们能够远离疾病,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