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做到长寿养生?主要是这“3养”
从古至今,我们回望历史的长河,发现历代中医大师大多都活得长久,他们的人生仿佛满载着岁月的沉香。从东汉华佗,活到百岁仍能保持着强健的体魄,到唐代孙思邈,百岁高龄仍笔耕不辍,留下不朽的医典《千金翼方》。这些长寿的中医大师们,他们的养生长寿之道值得我们。
注重养生是长寿的关键,那么,如何养生呢?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给出了我们指引。他明确指出,养生离不开这三个要点,我们可以称之为“三养”。
养生要先养心。有句俗话说得好,“仁者寿”,意思是有仁德的人更容易长寿。这其中的道理在于,我们在养心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施仁、有恻隐之心、有帮助别人的心。善良的人在帮助他人的也在滋养自己的心灵。我们常常会通过食补来滋补身体,但邓教授告诉我们,真正的滋补是神补,而神补的关键就是养心。心主神明,心若长寿,人亦长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保持心灵的清静,避免繁琐的事情困扰心灵,避免心浮气躁。我们可以尝试增加一些兴趣爱好,远离生活的琐碎烦恼,保持良好的心态。
养生要养脾胃。在中医的认知中,脾胃是后天之本。如何调理脾胃?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邱健行教授给出了三点建议:饮食有节、杂食不偏、不过咸甜。饮食有节意味着吃饭要有节制,既不要过度饥饿,也不要吃得太饱。杂食不偏则是指食物要多样化,不同食物有不同的特性,样样都吃可以互补。饮食不要过咸过甜,以免影响血压或引发糖尿病。运动也是调补脾胃的好方法,比如散步等。
养生还要养肾。肾藏有先天之精,是先天之本。养肾可以选择一些补肾的食疗方,如杜仲、女贞子等都是养肾而不燥的药材。养肾的关键在于清心寡欲、珍惜精气。平时不要胡思乱想心存杂念,也要节约房事、珍惜精气。日常可以按摩耳朵或一些养肾的穴位来帮助养肾。
中医的养生长寿之道离不开这“三养”养心、养脾胃、养肾。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三步,健康长寿自然不在话下。让我们在生活的琐碎中,找到养生的智慧,拥抱健康长寿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