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预防“嚼”出来的癌症

健康知识 2025-04-17 23:07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近日,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传遍网络,年仅36岁的著名歌手傅松因口腔癌离世。他的离世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因为他在生前多次公开劝诫网友不要食用槟榔。据了解,湖南籍的傅松生前热爱嚼食槟榔,而他的口腔癌也正是槟榔所导致。在湖南等地,槟榔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甚至在饭后、旅行、聊天散步时都会嚼上一颗。槟榔早已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那么,为什么长期嚼食槟榔会致癌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相关专家。

专家指出,吃槟榔对口腔来说可谓是“双重打击”。槟榔经咀嚼后会产生致癌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会诱导基因的改变,让抑癌基因失活和癌基因激活。槟榔咀嚼时会对口腔黏膜造成创伤,容易引发炎症,伴随频繁的口腔溃疡和组织纤维化。这些创伤和炎症在黏膜细胞增量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细胞坏死突变,从而演变成口腔癌。

早在2003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就将槟榔列入“黑名单”,明确其为一级致癌物。其致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槟榔中的化学物质经咀嚼后形成的亚硝基是明确的致癌化合物;二是槟榔本身质地较硬,在咀嚼时容易对口腔黏膜造成机械性创伤。

中国首位发现口腔癌与槟榔有关联的学者翦新春,在其发表的《槟榔致癌物质与口腔癌》论文中详细阐述了槟榔中的多种活性成分和代谢产物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甚至直接致癌性。这些物质包括槟榔生物碱、槟榔鞣质等。简单来说,槟榔纤维粗糙,长期嚼食会对口腔黏膜和牙齿造成损伤。而其所含的生物碱能直接杀死细胞,造成口腔损伤。这对口腔黏膜来说简直是“双重打击”。

医生的忠告值得我们重视。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曾对湖南省群众进行调研,发现咀嚼槟榔与口腔癌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的50位住院患者中,有45人患有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的历史。

近年来,因嚼食槟榔导致的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年龄主要集中在20-30岁。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牙周科的医生们表示,他们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国家卫健委在《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对包括长期咀嚼槟榔在内的高危行为进行干预。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黏膜牙周科医师李维芝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因嚼食槟榔导致的口腔黏膜问题往往初始时并不被重视,但继续发展可能会成为口腔癌。一旦发展到后期,可能需要手术切除癌变病损,严重影响外貌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在湖南等地,由于槟榔的广泛生产和食用,口腔癌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省份。

李维芝强调,关于吃槟榔或许开始时大家只是出于好奇或者受朋友影响而尝试。一旦开始往往难以戒除,因为槟榔中含有类似的物质槟榔碱,会使人产生成瘾性和快感。久而久之,口腔黏膜可能发生病变,甚至发展成口腔癌、咽喉癌等。

“槟榔导致的黏膜下纤维性变往往无法根治,患者终身受其困扰。”李维芝提到,在槟榔广告随处可见、各小卖部均有售卖槟榔的情况下,大家应主动远离槟榔、珍爱健康、珍爱生命。如果出现不适,尽早就医。

上一篇:为什么中国医 疗行业大咖都汇聚于此?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