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家长朋友圈的新病毒是“疱疹性咽峡炎”

健康知识 2025-04-18 01:34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近期,新一轮病毒感染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针对有小孩的家庭。这次病毒名为疱疹性咽峡炎,威力不容小觑。一些家庭已经经历了孩子高烧不退,嘴里布满疱疹的痛苦。医生紧急提醒:大人们要警惕,亲吻孩子可能传染病毒,因为这次病毒可以通过亲吻、唾液飞沫等方式传播,孩子的抵抗力较弱,需要我们加倍保护。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被这则关于“新型病毒”的消息刷屏了。但实际上,疱疹性咽峡炎并不是新型病毒,而是一种每年都会发生的疾病。它的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尤其是1-3岁的孩子最为易感。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是“表兄弟”,都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今年,由于病毒优势毒株的变化,手足口病的发病率有所下降,而疱疹性咽峡炎的发病率则迅速上升。

在温州,情况尤为严峻。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统计,自3月份以来,接诊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人数直线上升。5月份,两家儿童医院共确诊了5506例患儿,比去年同期上升了约50%。这表明5月份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

那么,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呢?它与手足口病有何关联?实际上,这两种疾病都是由同一类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引起的。虽然两种疾病的症状有些相似,但它们的病原体略有不同。柯萨奇病毒是这两种疾病的主要病原,但少数手足口病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症状较为严重。

这种病毒来势汹汹,一旦感染就会发高烧,第二天嘴巴里就会出现疱疹。对于一些抵抗力强的孩子来说,也可能不发烧。年龄较小的宝宝如果出现拒食、口水增多的现象,家长要特别留心。

尽管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愈性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但护理至关重要。护理得当的话,一般2~3天体温就会下降,一周左右就能康复。家长在孩子刚开始发烧时,可以先自行护理,如体温超过39℃以上再服用退烧药。但如果高烧持续2~3天不退,或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就应及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威力强大,但并非无法应对。只要家长提高警惕,做好预防工作,及时观察孩子的状况,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就能有效保护孩子的健康。当孩子烧退后,常常进入了被人们形容为“溃疡期”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孩子们,口腔内布满了创面,每一次的咀嚼都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面对这样的情况,程医生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护理就是预防感染。

在这一关键时刻,我们需要给孩子多喝凉水的鼓励。这不仅仅是因为凉水能够镇痛,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冲刷口腔内的创面,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鲜榨果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其中的营养成分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抵抗力。

尽管孩子因嘴巴疼痛而拒绝进食,我们仍需要鼓励他们多摄入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蛋羹、肉末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这样的饮食不仅能够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营养,还能减轻因咀嚼带来的疼痛。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的高发期。这两种疾病目前都没有特定的疫苗,去年得过,今年也可能再次感染。预防成为了关键。儿科主任提醒广大家长,近期要特别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到公共场所拥挤。室内要保持通风,定期消毒。出门时,可以佩戴口罩,如有必要,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