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肾易患副甲状腺机能亢进! 拟钙剂治疗成效佳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常面临肾功能降低的问题,这会导致矿物质与骨骼代谢的异常。骨骼的代谢转换和矿物化过程受到影响,进一步可能导致血管钙化、骨质流失等状况。这一问题主要源于钙、磷、维生素D3以及副甲状腺素的代谢异常。特别是钙、磷代谢的异常导致的血管钙化,已成为长期透析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近日,第2届全球华人肾脏病学术大会在台北万豪酒店举办,来自亚太地区的肾脏科精英们齐聚一堂,共同和交流肾脏医学的研究。台湾肾脏医学会理事长卢国城强调,华人人口众多,针对华人体质出现的疾病变化,医师们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来说,他们容易患上次发性副甲状腺机能亢进(SHPT)。传统的治疗方法无法有效改善病人的血管钙化问题,许多病人因此出现并发症而死亡。幸运的是,新药拟钙剂的出现为治疗SHPT提供了新的希望。拟钙剂能有效抑制副甲状腺素上升,降低血钙、血磷水平,从而减缓血管钙化,显著提高病人的存活率。
卢国城理事长进一步指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降低会导致体内的矿物质、骨骼代谢异常。副甲状腺负责调节钙、磷、维生素D等矿物质的代谢,当肾脏代谢出现问题时,副甲状腺也会受到影响。当副甲状腺异常时,身体会发出“缺钙”的信号,导致骨头中的钙被释放出来补充血液中的钙。这样长期下去,会造成血磷、血钙数值过高,进而引发血管钙化、骨质流失等问题。
血管钙化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当身体认为钙不足时,会寻找钙的来源,从而导致副甲状腺机能亢进。从骨头中释放的钙进入血液,造成血管钙化。这一过程使血管变得脆弱,可能引发脑中风、下肢血液循环不良等问题,尤其是长期透析的患者。
拟钙剂的出现为解决血管钙化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卢国城表示,拟钙剂的作用是让身体认为钙已经足够,从而避免从骨头中析出钙。这样既能解决血管钙化问题,又能调节副甲状腺的功能。
台湾肾脏医学会秘书长陈金顺提醒,许多加工食品中添加的磷酸盐作为防腐剂增加了食物中的磷含量。我国食品标示并未将磷列为必须标注的内容,这使得肾脏病患者难以判断食物中的磷含量,无意中摄入过量的磷给肾脏造成负担。陈金顺表示,肾脏医学会正在推动在食品标示中增列磷含量。他也提醒患者,汤品中的磷容易流入汤水中,建议病人少喝汤,并多补充维他命D。
由网友『海蓝色裙子少女』至本站,仅供参考。如涉及侵权问题,请与站长联系处理。【健康医疗Line健康】提醒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入相关的健康交流群组,如LINE@健康新闻等,获取更多健康资讯和知识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