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关节炎调查:女患者心理影响更大 运动配合适当营养补充剂
关节疾病:女性与年长患者面临的生活困扰与心理压力
关节病痛,尽管不会直接危及生命,但其持续的刺痛却可能逐步侵蚀患者的生活,减少外出和社交,严重者甚至影响情绪。一项涉及全球多个地区的网上问卷调查揭示,患有退化性关节炎的女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的限制较大,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并在社交中表现出退缩。
香港老人科专家陈飞医生表示,关节痛的主要源头是关节炎。其中,退化性关节炎是由于长年累月的关节磨擦劳损或年龄增长,导致关节液分泌减少,加剧了骨头间的磨擦,最终引发关节僵硬、红肿热痛,甚至变形。
此次调查由国际调研机构IQVIA在本年7月进行,共访问了500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关节痛患者。针对香港的100名受访者中,最多受访者的关节痛部位为膝关节,超过一半的人每周至少出现一次关节痛,更有35%的膝关节痛和手腕关节痛患者表示每日疼痛超过一次。
陈医生进一步指出,发炎性关节炎主要由其他疾病引起,如免疫系统失调导致的类风湿性或银屑病关节炎。还有细菌性关节炎和痛风关节炎等较为急性病症。这些不同类型的关节炎对女性的影响尤为显著。香港骨科专科袁智斌医生强调,关节痛对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困扰,活动幅度越大,疼痛越剧烈。女士在进行家务、轻量运动、旅行和休闲活动时感到受限制的平均分较男士高。更有77%的女性认为关节痛对生活质素产生了严重影响,这一比例远高于男性的55%。
这些数据显示,女性关节病患者和年长患者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年龄增长可能导致身体机能下降,骨骼系统更易受损;而女性可能因为身体结构和激素水平的变化更易受到关节疾病的困扰。专家建议,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适当的休息、运动调整和及时就医尤为重要。社会也需要更多地关注和理解这部分人群所面临的问题,给予他们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不仅关乎身体健康,也关乎他们的心理和社会生活质量。希望更多人能了解并关注这一群体所面临的挑战。(香港骨科专家袁智斌医生解读)
在心理影响方面,女性患者显得尤为脆弱。一项令人瞩目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达41%的女性患者坦言受到的情绪困扰显著,这一比例较男性患者的15%高出许多。特别是在60岁及以上的年龄组中,有32%的患者感受到强烈的情绪困扰,这一数据相较于50至59岁年龄段也呈现出上升态势。袁智斌医生指出,女性因关节痛而更易陷入负面情绪漩涡,这一现象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例如,一项韩国的研究也发现,在精神健康、情感角色、社交功能、心理健康等方面,女性患者的自我评分普遍低于男性。
在研究关节治疗方面,陈飞医生专注于营养补充品在治疗中的角色。他提到,人体的关节软骨由于其特殊的血液供应状况,一旦受伤便难以修复。有趣的是,有研究显示在软骨未出现明显退化前,适度的负重运动反而有助于增加软骨体积。由IQVIA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18%的受访者相信关节炎会随年龄增长而自然稳定,而多达四成半的受访者则认为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关节痛。令人瞩目的是,高达64%的患者表示愿意尝试食物或膳食补充剂作为治疗方法。
陈飞医生进一步指出,营养补充品的选择并非一成不变,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偏好来决定。以葡萄糖胺为例,结晶型葡萄糖胺相较于非结晶型更易被人体吸收。研究显示,服用特定剂量的结晶型葡萄糖胺后,血液内的葡萄糖胺含量远高于盐酸盐葡萄糖胺。两位医生共同提醒,不同药物的成效和副作用各异,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体重对女性患者的关节痛影响显著。一位名叫卢女士的53岁女性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她略为肥胖的体型和持续增长的体重给膝关节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早在20多年前生育后,她便开始了与关节痛的斗争。尤其是当她体重达到高峰时,情况最为严重。如今,她的膝关节疼痛已经严重到影响日常行走,甚至手关节也开始出现变形。尽管她尝试过各种治疗方法,如服用止痛药和贴膏药等,但效果均不明显。家庭医生指出她的关节痛与关节退化及更年期有关。卢女士表示,她愿意尝试新的有效治疗方法来改善自己的关节痛。
(免责声明:转载自网络,旨在传递更多信息。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文中所述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及时性,本站未予核实并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