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医案罪犯卫敏被执行死刑
一、案件背景与悲痛的瞬间
那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日子,2018年3月14日,在安徽泾县人民医院,一场医疗检查引发了一场无法挽回的冲突。卫敏陪同妻子前来接受肠镜检查,由于对医生赵某的诊疗方式不满,矛盾逐渐升级。
当时,卫敏要求医生为妻子注射药物以减轻痛苦,但赵某基于患者状况并不符合无痛肠镜的条件而拒绝了这一要求。在检查过程中,赵某请求卫敏协助控制患者身体,过程中患者因疼痛难忍而终止了检查。
二、冲突的激化与人性的悲剧
卫敏对检查结果产生怀疑,认为医生敷衍了事,于是对赵某出言不逊,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在这场混乱之中,卫敏失去理智,持折叠捅刺向赵某胸部,这一致命的行为导致赵某心脏破裂死亡。
三、法律的审判与公正的裁决
案件审理过程中,卫敏的恶行被一一揭露。他并非初犯,而是因多次犯罪入狱,刚刚于2015年刑满释放。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审中(2018年10月16日)认定卫敏主观恶性极深,以故意罪判处死刑。
卫敏上诉后,安徽省高院维持原判,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终,最高人民法院复核裁定核准死刑。
四、执行死刑与案件争议
2020年2月12日,宣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卫敏执行死刑。执行前,法院依法安排卫敏会见近亲属。检察机关全程临场监督,确保执行过程合法公正。
关于此案,争议点主要在于卫敏辩护律师曾主张医院安保和医生处理纠纷存在过错。法院认为这些并非暴力行凶的合法理由,判决主要依据卫敏犯罪情节恶劣、累犯身份及社会危害性,依法从重处罚。
五、社会的警醒与反响
这起案件因涉及医患矛盾及累犯再犯罪问题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司法机关通过从严判决,明确表达对暴力伤医行为的强烈法律震慑,旨在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这起悲剧也提醒我们,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尊重他人生命与权益,通过合法途径解决矛盾与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