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病从口入:聚餐使用公筷可防胃病

健康知识 2025-04-19 00:46健康知识www.tangniaobingw.cn

聚餐中的文明与健康: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重要性

聚餐中,使用公筷、分餐吃,不仅仅是一种文明的体现,更是健康的守护者。那么,你知道这种举措最有助于预防什么疾病吗?答案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究竟何为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简称HP的螺旋形细菌,寄居在人胃黏膜上皮,其所分泌的尿素酶等物质,能够影响胃酸分泌,破坏胃黏膜屏障。它是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甚至胃癌的重要病因之一。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人群中相当普遍,但常常被人忽视。多数人在感染后没有感觉,没有任何症状,直到病情发展到较为严重时才寻求医疗帮助。

俗话说“十人九胃”,胃不舒服已经成为当代人的通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人群中的感染率仍然很高。在我国,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胃内HP检出率约为30%\~70%。

大部分人在感染后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也可能不会发病。由于胃部没有神经,所以人们难以察觉胃部问题,一旦发现往往已是病情不轻。HP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症状包括口臭、上腹部不适、隐痛,以及嗳气、反酸等。这些症状较为缓慢、感觉不明显,容易反复发作。

更为严重的是,幽门螺旋杆菌还与胃癌有着密切关系。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约50%的胃癌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关。日本九州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胃癌不仅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还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因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使得胃癌变成了一种经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

HP的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主要为口-口、粪-口途径。亲密接触、进食被污染的食物和饮水都有可能传染。专家指出,中式饮食文化中的围餐方式给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途径。一个家庭感染HP的概率非常高,特别是母亲咀嚼食物后喂给孩子这种行为。为了预防病菌感染,推荐使用公筷、独立餐具,并推广分餐制。外出就餐时,也应注意讲究饮食卫生,选择干净的就餐环境。

除了注意日常习惯外,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有多种方式。其中包括血液化验、粪便检查、碳13或14呼气试验和胃镜检查等。其中碳呼气试验最为常见。患者只需口服碳同位素标记的药物后对着检查袋吹气,仪器即可检测出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一方法简便、安全、快速,整个诊断过程大约只需30分钟。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对于维护健康至关重要。让我们从聚餐中的细节做起,共同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当您面对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检测结果时,不必陷入恐慌。并非所有感染者都需要接受治疗,但如果您是慢性胃炎伴黏膜萎缩或糜烂患者,或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您应当提高警惕。因为幽门螺杆菌可能会增加您患胃癌的风险。对此,麦韵屏医生建议接受正规四联Hp根除方案治疗,避免抗生素耐药导致的Hp根除成功率降低。

让我们来谈谈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实,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预防其他消化道传染病的关键都在于“病从口入”。首要措施就是注意饮食卫生。

在预防过程中,有几个关键步骤需要我们注意。饭前便后洗手,这是阻止幽门螺旋杆菌进入体内的关键。我们必须杜绝食用生肉,很多人喜欢半生半熟的牛排或未烫熟的肉,这种做法为接触幽门螺旋杆菌提供了机会。要确保肉类食品充分煮熟。

幽门螺杆菌还可能在牙菌斑和龋齿上生长繁殖。为了消除牙菌斑和预防龋齿,我们需要认真、仔细地刷牙。吃蔬菜或瓜果时,一定要消毒、洗净或削皮。用餐时最好使用公筷,避免直接接触到可能带有病菌的唾液。

对于父母来说,最好不要通过口嚼食物喂给刚会进食的宝宝或吃饭不“配合”的幼儿。这样做不仅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还可能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让我们共同努力,采取这些简单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面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时,保持冷静,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预防,这样我们就能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守护我们的消化道健康。记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

上一篇:美联储理事暗示支持利率不变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5-2025 Www.tangniaobingw.cn糖尿病网版板所有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