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对的人比选爱的人重要
相爱却未能共白头:爱情与婚姻的博弈
不久前,偶遇大学同窗。记忆中的他,与我的室友曾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情。毕业后,二人虽身处同一城市,却分道扬镳。我忍不住询问分手原因,他坦然相告:他们在一起不合适。如今,他事业有成,在外地工作多年,家中有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我难以想象,曾经的女强人室友,如今是否还能为了哪个男子放弃自我追求。
爱情不等于婚姻
当初两人爱得热烈,大多源于彼此的想象。在爱情的舞台上,惺惺相惜至关重要。婚姻却是另一场考验,它需要的是双方的兼容性。两个优秀的个体,在爱情的舞台上相互倾慕、彼此交融。但若是步入婚姻的殿堂,运转起来,可能会因为各自的功能过于强大而矛盾重重。
无数母亲在面对女儿的终身大事时,总会劝告:“如果觉得合适就结婚吧。”她们之所以看重“合适”而非“爱情”,是因为漫长的婚姻生活让她们明白,爱情是有风险的,而合适的婚姻则是长久的。并非“爱”这个字眼太过肉麻,而是她们在潜意识里明白,真正的长久之道不在于激情的燃烧,而在于双方能否在生活的点滴中磨合到“合适”。
互补与和谐的差异
大仲马曾言:“争吵与伤害,正是试探爱的手段。”深爱过的人都应明白,浓烈的爱往往无法容忍平淡。真正的爱情并非一帆风顺。在老一辈人眼中,“深爱不寿”,过于激烈的爱情往往难以长久。有些人选择爱情马拉松,先彼此磨合到“合适”,再共赴婚姻的殿堂。
所谓“合适”,便是双方在性格上能够容忍、互补。生活中,女强男弱;事业上,男强女弱。看似不合逻辑的模式却是最长久的婚姻之道。随着相互了解的深入,性格上的不和谐会愈发明显。那些曾自以为已经深入了解彼此的男女,可能会发现对方与自己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一样的自我、一样的追求、一样的贪玩或不求上进。爱情重视“共性”,而婚姻则需要和谐的“差异性”。唯有取长补短,才能避免磨合过程中的种种矛盾。
婚姻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
而那些曾让我们痴迷的浪漫、忧郁、多情之人,他们适合恋爱,却未必适合婚姻。若你不是大野洋子,那么你无法降伏约翰列侬。当亲朋好友评价你们的关系为“不合适”,不妨深入反思。是不难克服的难题还是难以逾越的鸿沟?是旁人的误解还是真实的问题?女人往往越理智越快乐,但谁又能保证一直恋爱下去呢?毕竟,你能与谁谈一辈子的恋爱呢?
来自阳痿网论坛的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若您在知识产权方面存在疑虑,请与湖南健康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