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创半年以来新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在截至2024年12月6日的连续上涨中,已攀升至近半年来的巅峰。这一态势早在2024年11月19日便已显露端倪,当时中间价同样创下了阶段性的新高。深入其背后的故事,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关键因素驱动:
政策的力量不容忽视。中国央行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等工具,积极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在2023年12月单月,MLF净投放规模达到了惊人的8000亿元,成为一年中的高峰,极大地增强了市场对流动性的信心。这是人民币走势坚实的政策基础。
美元指数的回落也起到了关键作用。随着美联储加息周期放缓的预期逐渐升温,美元指数经历高位回调。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差也从之前的超过2%收窄至约1.2%,这一变化有效缓解了资本外流压力,进一步支撑了人民币的汇率稳定。
经济基本面的改善也为人民币走势提供了有力支撑。自2023年四季度以来,国内稳经济政策逐步显现成效,结合疫情防控的优化措施,跨境贸易和投资的双向流动得以恢复。数据显示,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单日最大升幅分别达到了惊人的314个基点,并突破了7.10关口,显示出人民币的强劲走势。
市场预期的引导同样重要。央行官员的表态明确了人民币汇率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国际收支等,并强调汇率长期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这一表态强化了市场对汇率双向波动常态化的认知,为市场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1月和12月也曾出现过类似的快速升值现象,单月累计升幅超过3%。这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对短期政策调整和市场情绪的高度敏感性。这也提醒我们,未来人民币的走势仍需密切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动。
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走势是在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政策、美元指数、经济基本面以及市场预期等都对汇率走势产生了重要影响。未来,我们应继续关注这些关键因素的变化,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人民币的汇率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