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铜源复合纳米凝胶可对抗耐药菌感染性角膜炎
新型铜源复合纳米凝胶,重塑感染性角膜炎治疗希望
在这个全球性的健康挑战中,感染性角膜炎作为一个常见的致盲眼病,对于耐药细菌感染的情况,传统抗生素治疗往往束手无策。近日浙江大学眼科医院传来喜讯,一种由周民研究员课题组与姚克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近红外光激活铜源复合纳米凝胶,成功治愈了一位13岁的耐药菌感染性角膜炎患者。
长期以来,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越来越多的耐药细菌或真菌的出现,这使得临床治疗变得日益困难。针对这一难题,姚克教授团队每年接收的细菌感染和耐药菌眼部感染的患者近千例,其中发生抗生素耐药的患者约占五分之一。对于这些患者,现有的治疗方法效果有限,视力恢复的情况不容乐观。
在这背后,该联合团队一直致力于攻克相关难点,受到纳米技术和激光治疗的启发,他们在利用金银铜纳米离子治疗和修复耐药菌性角膜溃疡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其生理功能紊乱,角膜病变更为复杂,容易继发耐药菌感染,这款纳米凝胶在这类患者中的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
在近两年的小鼠实验中,该联合团队在糖尿病小鼠耐药菌感染性皮肤溃疡和角膜炎模型上测试了这款纳米凝胶。结果显示,在25天内,这款纳米凝胶就能杀灭耐药菌并恢复角膜组织的透明性。更重要的是,对小鼠的体内毒性检测发现纳米凝胶具有很高的生物安全性。
这款纳米凝胶的核心技术在于其独特的组成和光激活机制。据了解,纳米凝胶的基质成分为透明质酸,可使纳米颗粒牢固地锁定在伤口位置,兼顾伤口的保湿和保护。而铜壳层包裹的中空金银纳米粒子则是团队的核心研发成果,它们在激光的激活下,能够迅速杀灭耐药菌。
周民研究员解释道,当纳米凝胶涂抹到患者伤口时,外部激光的短暂激发使得纳米颗粒中的金属离子和活性氧快速释放,对耐药菌的膜结构以及内在微观蛋白质进行破坏,从而加快修复角膜缺损。在治疗后的阶段,纳米颗粒还会缓慢释放有效成分,巩固疗效,防止二次感染。
目前,该团队已经开始了前期的临床试验,并准备逐步扩大研究规模。他们还在积极考虑产业化的需要,尝试优化技术,使纳米凝胶在不使用额外激光激发的情况下也能产生杀菌效果。他们也在研发其他制剂形式,如喷雾制剂、眼药水等,以便患者更方便地购买和使用。
这一创新性的研究成果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随着临床试验的进行和技术的不断优化,这款纳米凝胶有望在未来获得批准使用,为广大患者降低治疗成本,提高治疗成功率。这无疑是一场针对耐药菌感染性角膜炎的战斗中的重大突破,也是科技为人类健康带来的又一巨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