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新媒体大厦迎来了社会评价科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县域医院高质量协同发展研讨会的盛大召开。这场盛会由人民在线主办,是第三场聚焦于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研讨会。
在交流研讨会上,汇聚了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行业权威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县域医院书记和院长们。他们共同分享了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实践,并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讨。
会议现场,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单学刚发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县医院综合能力社会评价结题报告》。报告指出,县医院应以患者为中心,构筑人才平台并完善培养机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特色,以及所在县域群众的就医需求,发展强势学科,推动各科室之间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医疗等先进手段,更好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基层。
单学刚还介绍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这一评价体系从社会视角出发,全面考察和评价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为公立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促进医院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黄二丹则围绕新时代、新体系下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发表了主旨演讲。她提出,医院要聚焦功能定位建专科,从体系视角定位专科并优化结构。要聚焦体系促扩容,分工细化学科发展。在信息时代,医院还需聚焦信息强管理,构建以患者、病历和医务人员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
高级记者、经济社会部主编白剑峰也发表了他独到的见解。他强调,“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质’不在‘量’”。未来的医疗竞争,不仅是知识的竞争,更是服务的竞争、体验的竞争、感受的竞争。医院只有提升患者就医的体验感,才能真正在竞争中占得先机。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苟建军则分享了公立医院助力县医院发展的成果与经验。他介绍了该医院如何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深化落实多项帮扶措施,持续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
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嘉宾分享了打造县域紧密型医共体的典型经验做法。他们一致认为,提升县域医疗服务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离不开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只有通过省、市、县、乡四级乃至更多级别间的责任权利合理分配,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这场社会评价科技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县域医院高质量协同发展研讨会为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思路。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公立医院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三级医院评审与医院发展路径”的群英荟萃
在一场别开生面、高瞻远瞩的圆桌论坛上,医学领域的领导者和精英们齐聚一堂,共同医院发展的未来之路。本次论坛聚焦于如何通过三级医院评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实现医疗服务质的飞跃。
论坛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副院长张萍,以其深厚的医学背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分享了关于三级医院评审的独到见解。她指出,医院评审不仅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能的重要手段,更是医院自我提升、追求卓越的关键环节。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人民医院的副院长丁大捞,从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在三级医院评审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他强调,医院应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医院的党委书记、院长居艳梅,则从医院发展的角度出发,了如何将三级医院评审与医院长远发展紧密结合。她认为,三级医院评审不仅是医院的荣誉,更是医院发展的契机。通过评审,医院可以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
浙江省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副院长王俊,则着重分享了医院在创新发展方面的经验。他强调,在三级医院评审的推动下,医院应积极新的管理模式和技术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人民医院的院长宋其骏,则从区域医疗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三级医院评审对于地方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评审,地方医院可以更好地融入区域医疗发展的大局中,为地方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场论坛精彩纷呈,嘉宾们深入交流、分享经验,为医院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启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医学领域的繁荣与活力,更看到了医疗事业的希望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