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寿并不难!学学国医大师的养生经
《金台养生园》: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诀
养生,是对生命的珍视与呵护,是对健康体魄的追求与坚守。在本期《金台养生园》中,我们有幸了解到五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诀,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长寿的实例为我们指明了养生的方向。
邓铁涛大师倡导的养生理念是“书以养德、静以养心、采阳养肾、食养脾胃”。他认为长寿的秘诀在于脾胃的强健,而脾胃的健康离不开饮食习惯与适量运动的配合。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食物的选择应杂食不偏,五谷杂粮、酒肉果蔬皆可进食,但不可过量。他强调饮食宜温不宜凉,以免耗损脾胃阳气。
吕仁和大师则强调均衡饮食的重要性。他提倡荤素搭配,既满足营养需求,又控制体重。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各有其营养特点,均衡饮食才能使人体获得充足的营养。他也注重运动,认为运动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段亚亭大师则注重心态的调整。他提出“心态忘记年龄”的观点,认为老年人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积极的养生观。他还强调了慢运动的重要性,老年人的骨质一般较为疏松,运动要“慢”和“稳”,避免急功近利。
张磊大师则提出了“三平、三勤、四知”的养生方法。“三平”即做平常人、保持平常心、办平常事,注重生活规律,不抽烟、不喝酒。而“三勤”则是脑勤、体勤、嘴勤,通过不断的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和人际交流来保持身体的活力。
这五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诀,虽然各有侧重,但都强调了饮食、运动、心态的重要性。养生并非老年人的专利,而是每个人都要树立的观念。只有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将养生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才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享受美好的生活。
在追求养生的道路上,我们可以从这些国医大师身上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让我们将养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共同追求健康、长寿的人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的中医张磊,就像一位耕耘在大地上的农夫,不辞辛劳地为社会播种着健康的种子。他不贪图名利钱财,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人们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常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医,只是想在平凡的生活中,尽自己所能为社会做出一点贡献。他的爱岗敬业,不仅体现在言语中,更体现在他的实际行动中。
第三届国医大师王烈虽然已经87岁高龄,但他的精神依然旺盛,依然坚持出诊、著书立说、带教徒弟。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养生之道。谈及养生观,他强调心态平和是最重要的,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养生法。
王烈非常注重饮食的均衡营养。他认为,合理的饮食摄取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他的一日三餐虽然简单,但每一餐都注重营养搭配,既有主食,也有蔬菜水果,更有肉类等蛋白质来源。他解释说,人体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精、气、神。机体营养充盛,则精气充足,神自健旺。食物的味道和种类对脏腑的营养作用也有所侧重。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食物。
王烈的饮食养生观深受中医理论的启发。他引用了《素问至真要大论》中的记载来解释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他认为,食物对人体的营养作用还表现在其对人体脏腑、经络、部位的选择性上。他强调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食物对人的营养作用更为明显。比如茶可以滋养肝脏,梨可以滋养肺部,粳米可以滋养脾和胃,黑豆可以滋养肾脏等。
在王烈的养生理念中,除了饮食调养外,心态的平和也是非常重要的。他认为,一个人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其身体健康状况。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状态中,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他强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自己,享受生活的美好。
通过张磊和王烈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普通的中医还是国医大师,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在为社会做出贡献。他们的养生观和实际行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需要学会放慢脚步,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态,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